淄博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 公告内容
  • 草案全文
  • 草案解读
  • 背景介绍
  • 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
  • 会议审议
  • 决策公开
  • 我要发表意见

关于征集淄博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意见建议的通知

根据《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市科技创新发展实际,我局起草了《淄博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下一步,及时征求各区县、有关市直部门、驻淄高校等单位的意见建议。为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度,现面向企业、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及社会公众征集淄博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意见建议。对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我们将积极借鉴参考。请于10月29日前发送至市科技局规划与资源配置科邮箱zbskjjfzjhk@zb.shandong.cn。感谢社会各界对淄博市科技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系方式:3184674

附件:淄博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意见建议表

 

 淄博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草案)

 

目  录

第一章 奋力开启创新型城市建设新篇章 1

第一节 筑造科技创新发展新优势 1

第二节 确立科技创新发展新蓝图 7

第二章 优化科技创新空间布局 12

第一节 全面提升淄博高新区创新引领带动作用 12

第二节 加快建设驻淄高校创新带 13

第三节 积极融入省会经济圈发展 14

第三章 推进“四强”产业关键技术攻关 16

第一节 新材料技术 16

第二节 智能装备技术 18

第三节 新医药技术 21

第四节 电子信息技术 23

第四章 科技支撑城市品质活力提升 26

第一节 科技支撑乡村振兴 26

第二节 科技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 27

第三节 科技支撑美丽健康淄博建设 29

第五章 着力提升创新平台能级 32

第一节 加快布局重大创新平台 32

第二节 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 33

第三节 加快发展新型研发机构 33

第四节 加强农业创新平台建设 34

第五节 加快建设校城融合合作平台 35

第六章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37

第一节 培育科技型企业梯队 37

第二节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8

第三节 多层次科技金融支持企业创新 38

第七章 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41

第一节 加快壮大创新孵化平台体系 41

第二节 加强创新产品率先示范应用 42

第三节 不断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42

第四节 叫响科技成果对接交流品牌 43

第八章 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44

第一节 唤醒企业家创新意识 44

第二节 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 44

第三节 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 45

第四节 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46

第五节 持续优化科技人才发展机制 46

第九章 纵深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48

第一节 强化全面宏观统筹机制 48

第二节 优化创新组织管理机制 48

第三节 健全科技评价激励制度 49

第十章 着力打造一流科技创新生态 51

第一节 加快融入国内外科技合作网络 51

第二节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 52

第三节 提升产业公共技术服务能力 52

第四节 大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 53

第五节 加强新时代科普工作 54

第十一章 保障措施 55

第一节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55

第二节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55

第三节 强化科技创新监测评估 56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引领淄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第一章 奋力开启创新型城市建设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力实现凤凰涅、加速崛起的关键五年。要始终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更加依靠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高能级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第一节 筑造科技创新发展新优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和“紧盯前沿、沿链聚合、打造生态、集群发展”的产业组织理念,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为引领,大力实施科教创新赋能行动,全社会创新意识明显提升,各类创新资源加快集聚,科技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以“四强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和核心引擎,创新能级实现了迅速攀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技术合同交易额等主要创新指标实现了大幅提升,并跻身全省前列,全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位列全省3,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为我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科技创新整体实力实现跃升。围绕科技体制机制创新,释放平台、项目、人才、金融等各个创新要素活力,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政策,充分放权、宽容失败、以创新实效为导向的创新激励机制逐步完善。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由2015年的2.14%增加到2019年的2.91%,跃居全省第1位,年均增长0.1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2.53%,比2015年提高了10.73%十三五期间,共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77项,其中国家级6项,获奖等级层次明显提高,数量创历史新高。2020年,我市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14.7件,列全省第3位,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62件。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增强。深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和企业创新意识提升工程,企业对科技创新的认知和主动性明显提升,创新活力逐渐迸发。截至2020年末,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03家,比2015年净增452家,增幅达到180%;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达到900家;2019年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达到39.75%;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企业数量及加计扣除额由2015年的131家、6.9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827家、62.93亿元。

——科技创新平台载体不断丰富。淄博高新区纳入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全市创新发展高地。生物医药与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型产业集群获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实现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新突破。截至“十三五”末,全市共拥有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及国家火炬生物医药、先进陶瓷、泵类、功能玻璃、聚氨酯5个特色产业基地,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态势显现;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403家,其中国家级20家;14家新型研发机构通过省级备案,山东省先进陶瓷创新创业共同体获批建设;建有各类科技创业孵化载体近50家,其中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众创空间18家;高标准建设了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物医药等五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对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发力。先后制定实施了人才金37、“四强”产业“一业一策”等人才支持政策,为汇集一流创新人才、打造人才集聚高地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2016年数量相比,自主申报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19人,增幅217%;引进到我市创新创业的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人选75人,增幅477%;自主培养泰山人才工程110人,增幅189%。有6人入选外专双百计划专家(团队);117名高层次人才获淄博英才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称号、13名获杰出精英人才称号;建设院士工作站52家,柔性引进院士50人;47家国家重点人才工作站获批,其中省级2家;38位企业科技特派员获省级备案,数量居全省首位。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李旭等专家在我市注册创办企业。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纵深推进。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规模不断扩大、活动数量和层次不断提升,活动影响力不断增强;第一届中国(淄博)新材料产业国际博览会召开,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的产学研合作品牌。校城融合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280家企业选聘驻淄及省内外高校院所280名专家担任企业“科技副总”。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广州能源研究所、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院所与我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淄博高端合成润滑材料创新中心、淄博能源研究院、青岛科技大学鲁中安全环保工程与材料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淄博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淄博分院)加快建设,不断吸引中科院、山东产研院创新资源在我市布局。

——科技服务民生能力持续升级。山东淄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实现国家级平台建设重大突破;拥有“星创天地”8家、“农科驿站”46家,龙头企业与18个贫困村签订了科技帮扶协议,一批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装备实现了应用推广,有力支撑了乡村振兴。坚持把科技创新与推动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紧密结合起来,医疗卫生水平、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公共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大力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科技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全市共注册科技特派员530余人,组建了30个科技扶贫服务队,实现了全市474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科技指导人员全覆盖;获批山东省科技扶贫转化应用科技成果10个,科技扶贫示范基地2个。

表1  淄博市科技创新“十三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具体指标

2015年

2020年目标值

2020年完成值

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2.14

2.7

2.79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7.81

14

14.7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件)

57

80

71

年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

24.46

60

160.65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31.8

36

42.53

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251

380

703

在全市科技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我市优质科教资源偏少,高能级引领性的创新平台数量不够,新型研发机构还未发挥应有作用;企业创新意识还不牢固,创新型领军企业匮乏,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不快,竞争力不强;科技资源配置不均衡、支撑科技创新手段单一、综合创新生态体系还不完善,这些问题亟需在发展过程中进一步解决和突破。

(二)发展形势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淄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重要拐点上,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创新驱动成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以人才、知识、资本和技术为核心的创新资源和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的界限,创新全球化态势不断加强,开放创新深入发展,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面对不断加快的技术创新迭代速度,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这要求作为老工业城市的淄博必须加大科技创新步伐推动转型升级,通过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以创新为支撑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区域一体化战略不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省“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布局、“三区”建设等区域一体化的深度融合发展,使淄博市在新发展格局中均具有重要链接作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因素的资源共享和不断集聚。特别是“强省会”战略的实施,济南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步伐加快,齐鲁科创大走廊将为全市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同时也应看到高能级城市会对低能级城市产生各类资源要素的虹吸效应,对区域一体化发展带来不确定因素。当前,我市科教资源底子薄、行业领军企业匮乏,难以承接国家级、省级重大创新平台、设施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布局建设严重滞后,对积极走出去整合配置高端创新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

——科技创新呈现出“跨界融合、协同联合、包容聚合”的新特征。当前,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学科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不同技术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日益凸显,科技创新正加速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机器人等新技术领域正加速基础科学与社会变革间的交互融合。科技创新范式进一步趋于数字化、平台化、网络化,并加速向环节一体化、主体协同化演进,催生一批覆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全周期的创新联合体,“政产学研金服用”多类创新主体深度融合。

未来五年,淄博市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更加需要深刻认识战略机遇期的新变化新特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找准淄博科技创新位置,加快形成区域科技创新高地,全面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确立科技创新发展新蓝图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始终坚持“四个面向”战略布局,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引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系统观念和新经济思维、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协同推进创新空间布局优化、重大创新加速产出、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发展、协同有序的创新生态,着力打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新通道,聚力打造科教强市、人才强市,全面开启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新征程。

(二)基本原则

——坚持重点突破,提升创新策源能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淄博需求,聚焦“四强”产业和未来产业攀登计划,集中优势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强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实现优势领域的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形成科技创新的策源优势。

——坚持市场主体,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面向全球创新要素,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创新要素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引导和促进创新企业、机构、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实现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最大限度释放科技创新潜能。

——坚持人才驱动,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把握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规律,构建全过程、全要素、全社会参与的创新人才支撑体系。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充分释放人才红利,加强对国内外高端人才的吸引,集聚各类优秀人才,形成人才聚合效应,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和创新创业氛围

——坚持开放合作,构筑协同创新体系。把握开放、创新新趋势,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引技引智并举,以区域协同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国乃至全球创新网络,在扩大开放中推进全面创新,建立开放合作、协同创新新体系。

——坚持深化改革,提升科技治理能力。以实效化为导向,积极探索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制约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完善高效的资金投入机制、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平台共建共享机制,形成多元参与、协同高效的创新治理新格局。

(三)奋斗目标

到 2025 年,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取得实质性成效,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更加巩固,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逐步健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突破,初步建成国内知名、省内一流区域性科创高地。

——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科技投入持续加大。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 比重达到2.95%,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件、PCT国际专利年申请量达到100件,主导及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达到700项。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巩固。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加快聚集,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扎实推进,形成一大批富有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集群。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400家和18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达到45%左右。

——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积极推动淄博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山东省实验室、淄博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在科技创新中的基础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到2025年,各类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总量突破430家,打造10个以上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力争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30家,形成 “基础研究—工程应用研究—公共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联动发展新格局。

——高层次人才规模和质量实现双提升。顶尖人才、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等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加快集聚,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更加完善,人才创新活力不断激发。到2025年,新引进培养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专家300人左右,新增高级技能人才2万人,每年新引进大学生4万人以上,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达到100人年。

——科技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完善。以“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为核心的新型科技创新管理体系逐步完善,人才、技术、资本、数据等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科技创新全方位开放格局纵深推进。积极探索“揭榜制”“组阁制”“包干制”等新型重大科技项目组织模式。产学研用互促互动、市场配置资源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科技成果有效转移转化的新机制、新模式加快形成。

2035年,建成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和科教强市,创新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全面形成,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创新生态更具活力,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资源配置能力显著增强,成功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在事关全市产业转型发展和突破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领域,掌握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成果,成为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策源地,整体创新实力在国家创新版图众多领域确立特色优势,部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全面建成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区域性科创高地。

 

表2 淄博市“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2020

2025

年均增速(%)/[累计]

属性

1

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2.79

2.95

[0.16]

预期性

2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42.53

50

[7.47]

预期性

3

科技型中小企业(家)

900

1800

14.87

预期性

4

高新技术企业(家)

703

1400

14.77

预期性

5

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家)

403

430

1.31

预期性

6

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家)

25

30

3.71

预期性

7

年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

160.65

285

12.15

预期性

8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5.62

10

12.22

预期性

 

第二章 优化科技创新空间布局

按照“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开放协同、合作共赢”的原则,结合全市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打造以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以环山东理工大学创新带为支撑,引领带动全市创新水平整体跃升;积极融入省会经济圈发展,对接齐鲁科创大走廊,加速链接优质创新资源,构建“集中连片、协同互补、联合发展”的格局,打造“一核一带一圈”的创新空间布局。

第一节 全面提升淄博高新区创新引领带动作用

支持淄博高新区深度融入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统筹完善产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新经济,加快建设淄博高新区独角兽生态岛。做大做强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以及金融科技、高端物流“3+2”主导产业,优化专业化园区创新功能定位,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打造高质量企业梯队。全力打造全市“三区一窗口”(高新技术产业和新经济集聚发展的主要承载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先行区、优化营商环境和发展环境的示范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主要窗口)。到2025年,高新区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国高新区前30强,打造成为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专栏1 国家一流高新区建设重点任务

淄博科学城:以科学城科技商务区(简称TBD)为核心载体,积极打造城市创新街区,包括科创中心、独角兽生态岛(重点建设独角兽总部基地、瞪羚企业集聚区、天使投资俱乐部、新经济展示中心)、科创金融中心、中央生态公园、科技展示交流中心、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等,构建研发、孵化、中试、产业化为一体的全周期生态体系,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支撑淄博高新区打造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微系统和人工智能科学城。

新物种企业梯度培育: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精准培育和引进双驱动机制,加快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企业成长链条,进一步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打造高新区创新发展有生力量。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家以上,其中,“独角兽类企业”“瞪羚类企业”数量达到100家以上。

推动产业聚链成群:聚焦做大做强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以及金融科技、高端物流“3+2”主导产业,加快做长、做深、做厚产业集群,着力探索新产业新业态,强化骨干企业竞争实力,推动产业层次提升,延伸发展生产性服务,重点优化产业空间发展格局,支持产业主体做大做强,强化产业创新服务支撑,加快产业要素资源引进,深化国际产业创新合作,突破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创新成果、专利和标准,建成一批专业化、市场化服务载体,着力打造产业园区品牌。

第二节 加快建设驻淄高校创新带

支持山东理工大学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快推进“齐创大厦建设,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大红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淄博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等创新创业平台。重点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学科产业对接、创新平台建设、人才招引、创新创业、教学实践等方面,鼓励山东理工大学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其他驻淄高校与淄博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共建各类科研、教学和实践基地。借助驻淄高校资源优势,推动淄博市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等市外高校院所不断深化合作,进一步加强与专家、学者、科研机构的沟通,引进更多合作项目和科技人才。

专栏2 环山东理工大学创新带建设重点任务

齐创大厦:依托山东理工大学建设鲁中创业创新中心,积极打造环山东理工大学创新激发区和创业孵化圈,将齐创大厦建设成为淄博市乃至鲁中地区重要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主要包含科研平台、未来工场、众创空间、稷下书院等,打造淄博市高端技术研发、创业创新、招才引智、应用性技术成果孵化转化和创业创新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山东理工大学科技园:以“开放性、引领性、辐射性”为方向,实现一园多区,打造山东理工大学科技园品牌。依托高校人才、科技成果优势,加快吸引国内外高端项目及人才入驻,与高青化工产业园(省级化工产业园)和周村区连城智造小镇共建中试基地和加速器,为科技园项目产业化打通最后一公里。到2025年,培育科技型企业30家,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教学及实训基地:支持齐鲁医药学院、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淄博职业学院、市技师学院、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山东水利技师学院等院校,结合我市企事业单位技能岗位需求,打造一批校地、校企联合共建的教学基地、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第三节 积极融入省会经济圈发展

全面融入省会经济圈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主动对接齐鲁科创大走廊,打造济南淄博“科创+智造”融合发展示范带,加快形成“一高地、两引擎”的融合对接布局。“一高地”,发挥文昌湖区生态宜居环境优势,联动周村区,承接济南市高端创新平台的淄博分中心或中试基地,打造成为济淄两地高端人才“栖息地”和创新创业“后勤保障基地”。“两引擎”,延伸联动淄博经济开发区、张店区、高新区,依托大学科技园、中试基地等孵化器和加速器,打造“孵化引擎”,承接济南市重大人才项目落地转化;大学城园区对接济南东部大学城(章丘大学城),打造“人才引擎”,联通齐鲁科创大走廊两端人才资源,为创新创业注入动力。积极链接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济南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等重大平台,依托省会经济圈科创联盟与省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济淄两地产业实现延链、补链、强链。

专栏3 扩大省会经济圈科技合作重点任务

积极融入齐鲁科创大走廊:以周村区作为济淄同城的“桥头堡”,加快对接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步伐,支持周村区全面对接齐鲁科创大走廊。以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周村区王村镇为支点的先行先试区,加快链接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等优势科创资源,打造济淄同城化产业转移承接区。

积极融入省会经济圈区域技术交易网络平台借助济南科技成果转化“1+6+N”平台,推动技术转移机构、孵化器、众创空间、中试基地主动对接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济南)核心,打通科技成果向淄博输出的转化通道;密切济淄技术转移人才交流,借助济南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山东省高层次人才科技成果转化经纪人试点落户淄博的双边优势,加快构建多层次的技术转移人才发展生态体系。

 

第三章 推进“四强”产业关键技术攻关

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目标,围绕“四强”产业的主导技术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着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杀手锏”和“高成长”技术,加快形成和转换一批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科技创新成果,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品质。

第一节 新材料技术

以高端材料服务高端需求、催生高端产业为方向,围绕重点基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军工建设对新材料的重大需求,把握细分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推动氟硅新材料、聚氨酯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聚烯烃材料等先进高分子材料,先进陶瓷、功能玻璃及玻纤、高档耐火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基新材料、高端合金材料、复合材料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应用,着力打通一批产业链关键技术节点,加快推进上下游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积极布局3D打印、纳米材料等前沿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抢占未来新材料产业发展制高点。

专栏4 新材料领域关键技术方向

先进高分子材料领域聚力发展高性能的氟硅材料、聚氨酯材料、工程塑料和聚烯烃材料。着力突破第四代制冷剂技术、高端氟聚合物技术,推进有机氟功能膜以及纤维、涂料和橡胶等技术研发。大力发展特种基有机硅单体、中间体和新型有机硅材料及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加快开发高性能有机硅纤维、热塑性弹性体、涂料、粘结剂、硅油、硅胶等技术。研发低挥发、低气味、低VOC高阻燃和可生物降解的功能性聚醚、聚合物多元醇、组合聚醚和预聚体制备技术,深度研发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技术。大力发展有机氟塑料、长碳链聚酰胺、聚醚酮酮、有机硅塑料等高性能塑料及下游制品生产技术。推动开发耐高温、高强度、具有特殊性能和高附加值的改性聚烯烃材料制备技术,加快发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茂金属聚烯烃弹性体、聚丙烯特色改性材料及可降解材料、丙烯酸酯橡胶及弹性体等产品技术。

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大力发展高纯氧化物陶瓷和非氧化物陶瓷粉体制备技术,开发高端陶瓷耐磨件、耐高温件、高强度件、精密结构部件和异形陶瓷部件等结构陶瓷技术,推动高性能压电、绝缘、介电、高导热等陶瓷材料及元器件技术研发,加强过滤、净化用多孔陶瓷材料和陶瓷膜材料技术研发。发展高透型镀膜中空玻璃、镀膜真空玻璃、多色镀膜玻璃、防火玻璃、防弹防爆玻璃等节能安全玻璃技术,推进光伏玻璃基板、硅电池盖板玻璃等光伏玻璃技术研发,开发超细、高强高模、耐碱、低介电、低膨胀、高硅氧、异形截面等玻璃纤维技术以及玻纤制品。大力发展水泥窑、干熄焦装置、钢铁冶金等耐火材料产品技术,开发镁质制品、刚玉制品、高熔点氧化物材料及其复合材料、高温纤维及增强材料技术。积极发展功能陶瓷溢流砖及配套支撑砖、高致密锆英石砖、三抗制品等玻璃窑用耐火材料技术及系列耐火浇注料技术。

金属基新材料领域加强高品质低钠微晶新材料、板状刚玉、高纯氧化铝、高端阻燃填料、亚白氢氧化铝、精细分子筛和高端拟薄水铝石等精细氧化铝产品技术攻关。加快发展超强烧结钕铁硼磁体、近临界钐钴磁体、高性能稀土粘结磁粉及磁体和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等永磁材料技术,高档抛光粉与氧化铈半导体抛光液等稀土抛光粉技术,高效稀土尾气净化用和工业废气及污水治理用稀土催化剂材料技术,着力突破稀土储氢材料、稀土精密陶瓷材料和稀土合金材料等技术。重点发展高端多元多功能钛白粉系列产品、脱硝环保钛白粉等技术,着力突破化妆品和食品级钛白粉生产技术。

高端合金材料领域研发定向凝固高温合金和单晶高温合金技术,重点发展航空、航天和燃气轮机用高性能钨钼合金、抗热腐蚀高温合金等特种铸造高温合金技术。围绕特种绝缘合金,加快实施高温合金绝缘性能关键技术研发。大力发展高性能的镁合金牺牲阳极、低压铸造镁合金和变形镁合金技术,加快突破稀土镁轻质结构合金材料、高强高导热镁合金材料、高强高导电镁合金材料、超高强镁合金材料、新型超塑性镁合金材料和新型高强高塑铸造镁合金材料等技术。加快布局高性能大规格钛合金材料制备、精密成形和服役性能评价以及大型复杂截面型材、管材、锻件等技术,大力发展超宽幅厚板、大口径厚壁管、中强/高强挤压型材、高耐蚀管材、高精度钛卷焊管等产品技术。聚力突破耐损伤、高耐蚀、新型高强高韧、高强耐热铝合金板材、挤压材及锻件和高强可焊大型复杂截面铝合金型材等生产技术。

复合材料领域围绕高端复合材料需求,加快推动复合材料产品技术、工艺技术和装备技术发展,加大先进技术产业化力度。依托先进陶瓷产业基础和优势,大力发展自愈合陶瓷基复合材料、超高温耐烧蚀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陶瓷基复合材料、耐磨损陶瓷基复合材料等技术,拓展高端下游应用领域。突破具有透波、电磁屏蔽、隐身等功能的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技术,具有自检测、自诊断、自修复、自适应等功能的智能复合材料技术,和具有阻燃功能、热防护功能的复合材料技术。

前沿新材料领域发展各类特种合金球形粉末低成本制备技术,加速挤出成型、粒状物料成型、光聚合成型等3D打印材料制备共性技术攻关。布局微纳制造技术、微型机电系统和微型制造技术等纳米新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开展纳米材料在光电子、新能源、生物医用、电子化学品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第二节 智能装备技术

以建成独具特色的国家级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智能装备产业名城为目标,围绕“三链两集群”产业布局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沿链优化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等新兴产业,重点开发新能源汽车电池和电控技术、机器人减速机核心技术、高档智能化数控系统关键技术,集聚发展高效动力传动设备、智能专用装备等传统优势集群,创新齿轮传动关键设计技术、微电机技术,突破环境感知、性能预测和主动维护、智能数控和伺服驱动等智能专用装备领域共性技术。

专栏5 智能装备领域关键技术方向

新能源汽车推进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整车集成技术发展,加强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的整车控制技术以及结构技术研发,深度开发针对细分市场、适用特定场景的新能源整车技术。研发高比能动力电池技术和燃料电池技术,高效大功率永磁同步电机、分布式轮毂电机等车用电机及其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实现模块化和高端化发展。发展高强度轻质合金、高强度钢、工程塑料、树脂基复合材料等轻量化材料技术,加大汽车轻量化结构件、功能件的成型和连接技术研发。

智能网联汽车加快研发生产无人驾驶物流车、载人接驳车、快递车等系列整车产品前装技术。发展以光学系统和雷达系统为核心的多信息融合车载感知系统,积极开展车载视觉感知、雷达探测感知、车辆姿态感知、乘员状态感知和协同感知技术的研发。以安全性、可靠性和高精度为发展方向,着力突破无人驾驶AI控制算法及具备AI计算能力的主控芯片技术,打造无人驾驶的“智慧大脑”计算平台及系统解决方案。大力研发无人驾驶底盘用线控系统,加强高性能线控驱动、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底盘控制器等控制执行技术攻关。布局发展智能仪表盘、中控屏及中控车载信息终端、平行显示系统HUD、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后座娱乐、流媒体中央后视镜、车联网车载模块等技术。

智能机器人面向智能制造、现代服务和智慧生活,大力发展分拣、焊接、搬运、码垛、协作等工业机器人,护理、康复、保洁等服务机器人,和救灾救援、能源安全等特种服务机器人等相关整机技术,加快整机向模块化设计、可重构化设计发展。加快发展高精密减速器、高性能机器人专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高速高性能控制器、传感器、末端执行器等功能零部件及模块技术,其中重点突破理解和适应复杂环境的总线型、开放式智能控制技术及驱控一体技术,高效率、低重量、长寿命和免维护的RV减速机等技术,和高密度小型化、大功率和一体化设计的高柔高精准伺服电机技术。重点面向汽车、机械、电子、石化、建材等领域,研发机器人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及关联技术,打造生产、检测、装配、物流智能制造单元装备、成组工艺生产线。

高档数控机床加快研发高可靠性的高速/超高速、超高精度和多轴联动复合加工数控技术,推动CNC纵切中心、多轴高速立卧式加工中心、多轴高速龙门加工中心、高刚度大扭矩多轴数控机床、高速高精密立式多轴加工中心等产品技术发展。开展开放性数控系统软硬件平台技术和智能主轴、滚动部件、刀库/塔、转台/摆头、总线级采集模块等智能部件技术研发。开发应用锻件飞边控制技术、短流程精密辊锻技术和机械手伺服驱动技术,发展多向模锻压力机、长行程冷温精密锻造压力机、短流程近净回转成型装备等技术研发高功率、高光束质量、高可靠性、高智能化激光加工技术。

高效动力传动设备加快研发市政污水处理用、新型环保节能制浆用、大型重载用高精度硬齿面专用减速机等产品技术,重点攻关齿轮传动减震降噪、数字化集成化和多学科耦合设计分析等设计技术,齿轮超精加工及表面完整性控制、热处理变形及残余应力控制、超硬加工及干切削技术、齿轮抗疲劳检测与试验等制造技术。发展高端环保工程泵、核电用泵、石化泵、煤化工泵和城建泵等产品技术,提升密封件与叶轮等关键零部件表面性能工艺技术,支持智能电动执行、过程监控、远程遥控、数据分析和动态调节的智能泵技术。开发汽车微电机、高功率密度、转矩密度和小型轻量化车用驱动电机以及航空航天高速电机、生物医学高速电机等高端产品技术。加速电机电磁、磁热和电磁振动噪声仿真设计技术以及单片集成、混合集成和系统集成电力电子集成技术、电机+控制器+减速器+执行机构等模块化技术创新。

智能专用装备重点开发大型复杂高效节能换热器技术、节能环保型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装备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型工业窑炉、砖瓦机械、石膏机械等建材设备技术。支持智能多组多滴行列机和高性能玻璃瓶检验机等装备技术开发。开发双燃料发动机、生物质发电装备、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等节能装备技术。重点发展污水处理及回收利用、工业废气危废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医疗垃圾处理、高浓度毒性废水处理等关键装备技术。发展高量谷物收获机以及新型玉米粒收获机、采棉机、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油菜联合收获机、草料收获机等产品,开发具有导航定位故障诊断,主要参数实时采集与自动监控功能的智能农机。重点发展电梯智能控制系统和主机、电梯变频器、智能电梯专用电瓶以及曳引机等关键零部件技术。

医药技术

以建成全国一流的现代医药创新中心和产业集聚地为目标,按照“生化并举、药械齐兴”的产业布局,深刻把握全球现代医药科技前沿发展动向,聚焦现代医药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科学前瞻布局,强化创新驱动,做强化学创新药和仿制药,做大具有明确疗效中药,加快突破高端生物药,做优高档医疗器械、耗材、辅料及包材,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信息技术与现代医药技术的深度融合,重点突破小分子化学技术药创制、大分子生物技术药创制、高端医疗器械核心部件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生命科学高端装备、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国产化,做好重点药物品种的一致性评价和再评价工作。

专栏6 新医药领域关键技术方向

化学制药加快推动解热镇痛、头孢类抗生素、维生素类等优势大宗原料药生产技术的绿色化、智能化和低成本化发展。着力突破抗肿瘤、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高附加值原料药技术,加快发展艾地苯醌、盐酸尼洛替尼、培美曲塞二钠、替格瑞洛、卡培他滨、氯吡格雷、磷酸氟达拉滨等技术。在仿制市场容量较大的慢病、抗肿瘤、中枢神经类、消化道用药等适应症领域,积极仿制临床急需、供应短缺、疗效确切的专利到期化学制药技术,重点瞄准专利末期药品提前开始研发和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大力开展根据国外原研创新药的二次仿制创新。重点发展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性疾病、病毒感染等疾病的创新药物,加快基于新结构、新靶点、新机制、新复方和新剂型化学药等创新药物技术的研发。

生物医药大力发展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和抗体药物偶联物,加快开发PD-1/PD-L1CD20TNF-αVEGFHER-2EGFR靶点治疗性抗体药物技术。围绕免疫、糖尿病、骨科、肿瘤、缺乏治疗手段的罕见病等适应症,加快发展醋酸特利加压素、利拉鲁肽、醋酸齐考诺肽、醋酸利那洛肽、齐考诺肽和利那洛肽等多肽药物技术。加强血液制品类蛋白药物研发,大力发展人血白蛋白、人胎盘血白蛋白、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肌注人免疫球蛋白、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技术。围绕流行性呼吸系统疾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及肿瘤、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聚力突破重组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新型疫苗技术。加快发展维生素测定类试剂、临床化学类试剂、血气、电解质测定类试剂,抢先布局针对感染性疾病、常见慢性病、心血管、癌症等重大疾病快速检测诊断试剂、血液检测配套试剂等产品技术。

中医药保护特色道地药材,重点发展丹参、桔梗、黄芩等道地药材。推进中药材种植、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等规范化种植。加强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和传染病等中医药防治与诊疗技术研究,重点发展中药筛选、新配方、药物发现与评价等关键技术。加快西红花总苷片、祛浊胶囊等中药制剂产业化,做大做强葛根汤颗粒、气血双补丸、六味五灵片等潜力产品技术。加强研制以我市道地药材为主原料的中药新药、保健品、药食两用产品,开展新型中药饮片研发。

医疗器械及装备重点开发智慧化消毒供应中心、高端内镜消毒供应中心、高能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大孔径螺旋CT、移动式CT、车载式CT等高端医疗装备产品。加快发展血管介入类、体外循环、血液透析净化类及血糖检测系统等。大力发展骨科植入类材料、血管支架、医疗耗材、牙科耗材及新型高效安全防回血输液器、无痛高压给药装置、微创器械等。借力5G技术,开发掌上诊疗仪、远程及诊疗机械臂等。围绕现代医药产业发展,大力研发实验室设备、生产型设备、密闭型设备、客户定制设备及生物分离纯化设备,加快发展专业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

 电子信息技术

以构建融合创新、智能系统、安全可控的电子信息产业为目标,重点在集成电路、元器件、MEMS、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优势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封测、大功率IGBT芯片设计、MEMS传感器芯片设计与封测等核心技术。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区块链、5G、大数据与产业算力、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着力推进人机交互、视觉识别、虚拟现实等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专栏7 电子信息领域关键技术方向

集成电路重点提升IC卡封测技术性能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发展系统级封装(SiP)技术、晶圆级封装(WSP)技术、2.5D封装技术、3D堆叠封装技术、Chiplet封装技术、Fan-Out扇出封装技术、扇出型晶圆级封装(FOWLP)技术等。推动集成电路通用高精度蚀刻金属引线框架、晶圆减划等项目产业化。加快第六代IGBT芯片研发设计,重点开发Power MOSFET芯片和用于驱动功率器件的驱动芯片。大力发展IGBT功率模块,加速智能功率模块(IPM)技术、电力电子积木(PEBB)技术、电力模块(IPEM)技术创新。推动氮化镓单晶衬底生长技术研发及第三代氮化镓和碳化硅半导体应用。

MEMS传感器重点发展MEMS传感器芯片设计技术与MEMS传感器封装及测试技术。加快推进基于MEMS微加工技术的纳米探针、压电陶瓷扬声器、压电陶瓷喷墨头、编码器和力传感器芯片等技术研发。

物联网推动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室内外组合定位的智能仓储、智能物联、智慧城市等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加速开发基于RFID、NB-IoT等技术的智能仪器仪表,实现仪器仪表的智能化、物联网化。

工业互联网重点以5G、互联网通信协议第六版(IPv6)、工业以太网、工业PON、工业软件定义网络(SDN)、工业无线等技术对工业设备、生产线改造升级。推动5G芯片/模组/网关、工业人工智能芯片、工业视觉传感器、边缘操作系统等基础软硬件技术研发,加速布局数字孪生、区块链等与工业互联网融合技术研究。开发工业互联网Aiot智慧管控平台交互技术、数字化大数据加密区块链技术,推动智慧仓储及园区的技术研发,智能管控一体化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加快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处理、生物特征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关键技术研发,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核心技术。重点推进人机交互、视觉识别、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智能分拣、质量检测、故障诊断、智能排产等领域应用,实现人工智能产业的突破。

区块链重点研发哈希算法、非对称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分布式存储技术、智能合约技术、共识机制等核心技术。大力推动区块链在智能家居、服装定制、工业品生产交易领域的应用,打造优质内容分发公链、服装定制公链、工业品交易公链。

全息定位防伪领域重点研究全息信息、新型环保防伪应用、防伪包装一体化、全息信息与数码信息结合应用等关键技术。将新兴区块链技术与RFID、激光全息防伪、双向定位烫印等技术融合,实现物码关联,研制开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防伪溯源信息化产品,实现集防伪、物流、可追溯等功能集成开发。加快推动基于多维信息关联技术的智能化提升。

大数据与产业算力开展大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处理、分析、应用、可视化和安全等技术开发。研究基于大数据的行业智能决策与控制技术,面向政府治理、医疗健康、能源交通、商贸物流、工业制造、现代农业等行业和领域,鼓励发展数据分析挖掘服务,打造重点行业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建立产业数据知识仓库,建设算力应用创新中心,实现数据、算力、算法、应用的闭环。

智能电网:开展风电场、光伏电站接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突破机组低电压穿越、谐波抑制、虚拟同步发电机等技术,提高电网对风电、光伏发电消纳能力。加强智能变电站技术及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开展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大容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等关键技术研发。对城市分布式能源、多能互补、储能、微电网等关键技术开展应用研究工作。加快电动汽车充放电装置及充放电站技术开发,完善电站监控系统。

 

 

第四章 科技支撑城市品质活力提升

面向我市建设务实开放、品质活力、生态和谐的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的重大需求,重点聚焦乡村振兴、现代服务业、“碳达峰、碳中和”、美丽淄博、智慧城市、医疗健康等重点方向,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示范,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更好满足城市品质发展需求。

第一节 科技支撑乡村振兴

重点围绕打造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和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需求,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为目标,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坚持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在良种培育、农产品深加工、生态农业等方面,培育农业新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加快推进创新型县(市)、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积极开展村庄规划和村居设计与建造,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智慧乡村建设等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加强星创天地、农科驿站、新型研发机构等涉农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创新支撑保障能力。深入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和服务模式,激发科技特派员服务积极性和活力,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专栏8 科技支撑乡村振兴重点任务

现代农业关键技术: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在良种培育、农产品加工、地力提升、作物丰产、优质安全、畜禽标准化养殖、加工储运、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肥药、绿色防控、循环农业、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在生物育种、农林产品精深加工、农业装备制造、全程安全生产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开展土地指标、大气指标、水指标等环境指标检测技术研究,构建农田水土环境污染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预警、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加快小麦、玉米、蔬菜、花卉、水果及其它特色农产品等新品种的引种、繁育和种子适应性研究。着力提高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水平,重点突破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诊断监测技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智慧化生态循环农业农场系统化装备与示范:建设生态无人农场基础设施系统、天空地一体化农情信息监测系统、智慧化生态循环农业无人农场云端大脑。研究生态无人农场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技术。研发针对小麦玉米轮作种植中的耕、种、管、收、贮等关键生产环节的无人驾驶装备,建立生态无人农场农作物生长周期数字化模型。大力发展无人农场移动无人化装备系统与固定无人化装备系统解决方案。完善智慧化生态循环农业无人农场全产业链的示范应用体系。建成山东理工大学智慧化生态循环农业无人农场技术集成及示范中心。

淄博数字农业农村研究院:积极对接争取中国农科院等国家队指导支持,整合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淄博市农科院等校地资源,共建淄博数字农业农村研究院。深化校企融合发展,推动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建一批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

第二节 科技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

以专业化、智能化和生态化为发展方向,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商业模式转变。进一步加快制造业与科技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推动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工业设计、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科技金融、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关键技术突破,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服务流程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结合,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培育和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促进科技服务业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发展,构建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鼓励企业由提供产品向系统集成、专业服务解决方案等模式转变。推动科技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推动智能驾驶、工业互联网等场景应用示范,建设科技服务业集聚区,促进制造向创造转变。

专栏9 科技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任务

现代制造服务:大力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制造业的深度应用,以工业互联网链接需求、设计、制造等环节,建立制造数据知识仓库,实现数据、算力、算法、应用的完整闭环,加快发展数字化定制生产、研发协同、共享制造、在线运维等现代制造服务。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北斗导航、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开发新一代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实现精细管理、用户画像、智能推荐、智能物流等。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服务业,以生鲜电商零售和无接触配送为核心,加快开发和应用智能化仓储、分拣、搬运、配送物流装备及完整解决方案。

在线新经济服务:以数字化生活为核心,大力创新以“在线、智能、交互”为特征的生活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远程办公、在线金融、在线文娱、在线展览展示、新型移动出行、在线教育、在线研发设计、在线医疗等在线新经济服务,抢占服务业风口。

现代会展经济:以打造“山东会展名城”为目标,着力加强会展品牌建设,培育特色品牌会展。支持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新材料产业国际博览会、通用机械博览会以及中国膜产业发展峰会暨“马踏湖”高峰论坛等品牌会展打造精品展会。支持承接和举办大型国际国内科技、文化、产品和服务等论坛。

第三节 科技支撑美丽健康淄博建设

紧抓我国积极布局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契机,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点工作,加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科技支撑,重点围绕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开展氢能利用、固废循环利用、生态修复等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不断提升生态品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民的宗旨,在社会发展领域重点围绕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生态环境、防灾减灾等领域科技需求,发挥科技创新对改善民生工作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着力加强高新技术研究,大力开展民生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和产业化示范,持续加强民生科技队伍建设和市场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和发展民生科技产业,不断健全支撑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科技文化深度融合,提升文化产业科技水平和品质,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为“五好”城市建设蓄能。

专栏10 科技支撑美丽健康淄博建设重点任务

新能源推进“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突破化工副产氢提纯、高效低成本制氢、固态储氢、安全运氢等相关技术;加快攻关含氟功能膜材料、固体氧化物电池、燃料电池电堆、零部件以及动力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着力提升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生产能力,优化集成与控制技术。鼓励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加快推进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推进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支持城乡生活垃圾、污泥和固体废弃物的能源化综合利用,发展秸秆发电、沼气发电、生活垃圾及污泥焚烧发电,积极推进浅层地热能、空气能利用,扩大应用领域和范围。

节能环保:发展高能效发电技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节水减排技术、中低温余热回收利用技术、资源回收型循环利用技术等节能环保、低碳循环技术,加强绿色、节能新材料研发与应用。推进以化工、机械、建材、陶瓷、纺织等为主的传统行业节能环保技术产业化。发展碳捕集与碳封存以及清洁能源、清洁生产、新材料等低碳技术开发与应用。推进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开展尾矿、工业废弃物、医疗废弃物等回收处理及再利用。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监测预警技术研究,推动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等治理。推进生活污水、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研究,提升水环境综合治理能力。

医疗卫生:加强临床医疗和转化医学研究,建设完善的临床医学和转化医学等研究基地和创新平台,提高疾病防治科技创新能力。重点推广慢性病类、妇女儿童类、急救类、康复护理类、中医药类、公共卫生类、计划生育类等卫生适宜技术。开展数字化医疗工程技术研究,完善健康信息和医疗技术共享平台,实现医疗智能化。着力推广基因检测技术在遗传病筛查、重大疾病早期诊断、区域高发病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增强重大疫情防控能力。

公共安全:加强食品安全检测、预警、溯源、控制等技术支撑和保障,推动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有害残留物质监测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加强地震、消防等重大公共安全预警防范技术、防灾减灾技术突破,提升突发事故应急技术及装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推广应用交通装备的智能检测监测和运维技术。研究开发防范和打击犯罪的技术装备。

智慧城市:建设城市数字大脑,完善城市治理信息化和智慧化体系。开展智慧交通系统研究,实现城市交通信号灯、公交、公共停车场、路边泊车位等交通设施智能化管理。发展智慧医疗技术,提升“健康淄博一卡(码)通”便民服务平台功能,实现预约挂号、在线问诊、健康咨询等服务。创新医保基金监管方式,建设以定点医药机构结算信息大数据智能审核为核心的数据集成平台。发展智慧教育技术,构建“智脑结合、物联感知、数据分析、按需推送”的立体化教育新生态。

科技文化融合。充分利用智能信息技术,推动网络视听、新媒体、数字出版、网络会展、VR/AR等文化产业新模式发展,培育“互联网+”新型文化业态,逐步提升产业层次和发展规模。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创建山东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推进国家级科技文化融合示范基地建设,通过与佛山众陶联合作,重点打造日用陶瓷产业园,构建陶瓷供应链和营销平台。加快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打造“齐品·淄博”文创系列产品。大力发展数字创意、数字娱乐、数字艺术展示、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

 

 

第五章 着力提升创新平台能级

以“区域领先、行业前列、全国一流”为目标,以增强主导产业的科技竞争力为核心,按照平台思维和生态思维,加快构建覆盖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到产业应用的层次清晰、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显著提升科技创新对全产业链条的支撑作用。到2025年,各类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达到430家以上。

第一节 加快布局重大创新平台

围绕淄博市重点发展的“四强”产业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支持重点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加快建设具有产业引领作用的国家级、省级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等科学研究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战略支撑。积极推进淄博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山东省实验室建设,构建新型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引入外部科技力量,盘活现有创新资源,打造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龙头。在氢能、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领域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加大扶持引导力度,抢占发展机遇。支持东岳氟硅科技集团、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中铝山东等龙头骨干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瞄准行业和产业前沿关键科技问题,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应用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突破高端环节,发展高端产品,培育高端产业,提升源头创新能力,通过大企业的技术、人才等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产业集聚发展新优势。加快推进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及分中心建设,力争实现国家级临床医学中心分中心突破,大力开展临床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第二节 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

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提升工程,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研发平台,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鼓励领军企业牵头成立创新联合体,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产学研创新链等资源,牵头承担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攻克一批产业“卡脖子”技术。加强市级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探索以创新实效为导向的支持机制,支持企业平台完善研发条件,创新运行管理机制,探索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实现市级创新平台的提档升级和省级创新平台的新突破。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打破地域限制,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在创新资源集聚的区域通过自建或合作建设研发机构,有效链接外部人才、科技成果、项目等创新资源,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节 加快发展新型研发机构

鼓励以不同投资主体、不同发展方向、不同成长路径和不同运作模式,探索建立兼具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事业单位等主体特征的“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以产业技术研发为核心,大力发展应用基础研究、技术转移转化、科技型企业孵化、产业投融资和高端人才集聚等功能,增强科技创新供给能力。坚持“高端定位、顶层设计、沿链布局”,加快推进淄博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建设成为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引育、交流合作于一体的综合性高端创新平台。支持各类创新平台、研究机构积极融入山东和淄博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格局,带动完善全产业链条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体系,打造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样板。支持市外高校院所联合政府及市内企业在淄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推进山东科技大学淄博产业技术学院、青岛科技大学教科产融合基地建设,优化提升先进陶瓷、生物医药、MEMS 等研究院创新能力。探索“市外创新孵化、市内加速转化”的新模式,鼓励企业在市外设立研发机构、承建国家级创新平台分中心等。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带动中小企业共同聚集“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要素,开展协同创新,打造创新创业共同体。

第四节 加强农业创新平台建设

立足县域农业资源和产业基础,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载体,突出特色产业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培植特色高效农业产业链,充分发挥科技在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搭建“科技+农业”支撑体系,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县域农业结构调整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支持淄川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强化主导产业辐射带动作用,着力聚集国内外创新资源,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推广,把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的孵化基地和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打造科技支撑农业发展的新样板。鼓励现有的具备条件的省级农业科技园积极创建山东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第五节 加快建设校城融合合作平台

深度开展淄博市与市内高校的校城融合发展,发挥山东理工大学学科优势及科研优势、高等职业院校工程应用优势、企业产业化优势、区县政策优势等,聚焦产业所需,共同构建面向高校和地方的双向服务平台,共同培养汇聚一批技术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共同突破一批重大技术应用、共性关键技术等难题,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市外高校与淄博市校城融合发展,鼓励市内企业与市外高校积极共建院士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等各类开放性产学研合作平台,构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新型校企产学研关系。继续推进“科技副总”深入开展,搭建高校、企业链接桥梁。深化大学科技园发展,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新模式。鼓励市内外高校聚焦淄博市产业发展方向和需求,将高校专业深度融合地方产业,改革学科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支持本地企业与高校共建特色专业、特色学院等,打造校地协同融合创新联合体。

专栏11 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重点任务

山东淄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围绕富硒农产品生产及深加工产业,积极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吸引科研院所和高校与园区开展科技合作,开展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和成果转化,大力发展富硒种植业、产品加工业、休闲观光业发展,实现科技型企业集聚、产业水平跨越升级、富硒农产品竞争力提升,走政府支持、龙头企业带动、一二三产融合的富硒农业发展道路,打造“北方硒都”。

淄博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山东省实验室:坚持“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示范”三位一体,有效统筹高校院所、骨干企业等各方资源,构建新型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重点围绕化工过程强化及智能化技术、功能材料及器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污染物分离与资源化技术等方向开展科学研究,解决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每个研究方向按照“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创新网络”的模式进行组建,打造我市化工与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创新策源地。

淄博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淄博分院):全权委托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负责淄博产研院运营管理,融入山东产研院发展布局,吸引一批优质资源、优质项目、优质企业落地淄博。到2025年,淄博产研院建成具备良好自我发展能力、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新型研发机构,构建完善的科技项目管理、经费管理、人事管理、绩效考核、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管理等体制机制,建立起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制度与环境,在产业前沿性、关键性、共性技术领域实现突破,落地转化一批先进科技成果,孵化一批科技型企业。

 

 

 

第六章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围绕实施新一轮科技企业倍增计划进一步优化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主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形成龙头企业引领、高新企业紧追中小企业你追我赶企业创新梯队。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实现“双倍增

第一节 培育科技型企业梯队

健全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优化科技型企业入库培育及支持政策,加快形成以创新型领军企业为引领、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创新型企业梯队及梯次培育环境。大力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壮大一批具有产业链控制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头部企业”,聚力打造“头部企业+中小微企业”集群创新生态。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双培育计划,发展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具有引领和支撑产业发展潜质的独角兽企业、准独角兽企业,形成独角兽群落繁衍生态。加快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育苗计划,催生一批战略专一化、研发精深化、产品特色化、业态新型化的瞪羚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塑造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成长的雨林生态。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政策,激励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400家、18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

第二节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加大各类惠企政策落实,引导企业提高研发投入、设立研发机构,引导更多企业加入创新阵营,进一步巩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为目标,引导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和长远发展,加快发展覆盖从研发设计、成果转化到产业化完整创新链条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立健全自有研发机构和开放研发网络,完善科技资源集聚、研发人才招引、技术创新开展、科技成果对接和成果转化应用的实施机制。以企业为主体,加强对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融入发展,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和企业急迫需要,积极对接国家及区域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优势技术创新要素引进,加快借助国家创新链拉动本地企业产业链赋能提升。以市场为导向,高效整合“政产学研金服用”等资源,围绕新品研发、技术升级、质量品牌、知识产权和标准创制等重点内容,实施一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加快形成差异化的企业创新模式及创新路径。

第三节 多层次科技金融支持企业创新

以资金链服务创新链,准确把握产业演进、企业成长、资本市场波动规律,加快科技和金融结合建设,深化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营造科技、金融、产业一体化的生态环境,完善科技金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规模,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投资力度,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融资模式。充分利用“技改专项贷”,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深入实施高水平技术改造。设立创新创业股权投资基金,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全周期资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产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及贴息,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银行放贷风险。支持科技型企业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增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提升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功能。依托股权融资服务平台、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引导股权投资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等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股权投资、信贷服务,构建“股权+债权”投贷联动服务体系。

专栏12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重点任务

科技型中小企业育苗计划: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主体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参与创办科技型企业。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科研活动的支持,通过“育苗造林”“精准滴灌”,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落实好创新券和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政策,支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研发和成果转化等创新创业活动,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高新技术企业双培育计划:持续开展宣传培训,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坚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并举,提高创新能力与壮大企业规模并重,推动一批规模以上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一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发挥专业化平台公司及龙头企业招商主体作用,支持从市外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形成强链补链、专业聚集的特色企业集群。

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采取“一企一策”等方式,推动人才、成果、社会资本等向企业集聚,支持其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速成为具有产业创新引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在创新发展上发挥示范作用。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组织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培育凝聚一批细分领域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群体。

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计划: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挂牌一批”的企业上市工作思路,筛选上市意愿明确、上市规划清晰的高新技术企业积极纳入全市上市后备企业库,构筑梯队式、动态化、可持续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机制。入库高新技术企业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按照上市签约、辅导备案、受理首发申请、成功上市四个阶段,给予阶段奖励。

创新创业股权投资基金:按照“政府出资、市场运作、宽容失败”的原则,设立10亿元规模的创新创业股权投资基金,首期规模2亿元,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投贷联动机制、投担协同机制、分类退出机制、风险防控机制、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全周期资金支持,构建财政资金激励引导产业转型发展的长效机制,激发创新创业企业发展活力。

 

 

第七章 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以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目标,紧扣企业技术发展需求,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体系,进一步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加快形成具有淄博特色的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路径。

第一节 加快壮大创新孵化平台体系

坚持“源头挖掘、分类培育、精准支持”,着力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生命周期孵化体系,加快构建“创新—孵化—产业化示范—规模化生产”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培育壮大创新创业主力军。以淄博科学城、大学城和创业创新谷“两城一谷”、“环山东理工大学创业创新带”及产业园区为载体,建设和提升一批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服务功能区,搭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创业服务网络。依托大企业、研发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布局众创机构、孵化器等平台。大力建设低成本、全方位、专业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加快推动先进陶瓷、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电子信息等创新园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创业社区、创新工场、虚拟孵化器等新型孵化器,加快海外孵化载体和异地孵化载体等飞地孵化器发展。集中资源支持一批科技企业加速器,着力建设满足高成长企业个性化需求的新型空间载体和服务业态。到2025年,力争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达到30家

第二节 加强创新产品率先示范应用

根据国家、省市战略需要和应用需求,加强创新产品供需对接,在优势和特色领域协同推进创新产品示范应用,加快提升创新产品供给能力和市场认可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科技、产业、财政、金融、保险、军民融合等政策衔接,构建有利于创新产品示范应用的政策体系。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和核心发展领域,加大对创新产品和服务、核心关键技术的政府采购力度,扩大首购、订购等非招标方式的应用,加快推进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的示范应用。积极推荐企业产品纳入省级创新工业产品目录,增强企业创新工业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引导企业提升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水平。

第三节 不断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加强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对接利用,引导鼓励市场化的科技成果对接平台建设,完善市、区县、乡镇三级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合作,组建起利用全国科技资源为本地企业提供融查新检索、成果评价、专家咨询等为一体的科技创新服务网络,探索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供需双方小型化、专业化、日常化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对接交流精准化服务模式,有效推动多方科技资源集聚共享、成果转化及技术交易。积极融入省会经济圈区域技术交易网络平台,共同组建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科技创新联盟,借助济南科技成果转化“1+6+N”平台,推动技术转移机构、孵化器、众创空间、中试基地主动对接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济南)核心,打通科技成果向淄博输出的转化通道。发挥淄博市技术转移协会、淄博市技术经理人协会作用,加快专业技术经纪人培养,畅通技术转移转化渠道。深化“民参军”“军转民”科技合作,推动军民融合科技成果双向转化和推广应用。

第四节 叫响科技成果对接交流品牌

以推进高端科技资源招引为目标,面向全国、突出区域特色,进一步提升“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中国(淄博)新材料博览会”的品牌影响力,密切加强与高校院所、行业协会、学会之间的联系,通过技术论坛、成果对接、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不断丰富双招双引的形式、内容,营造更具活力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氛围,逐步打造成为国家级论坛,更加有效地链接国内外创新资源和人才。加快实施科技创新“走出去”工程,在国内科技资源密集、科技实力发达的地区,通过举办科技活动周、企业技术难题“揭榜”等活动,加快高校院所优势学科与我市产业、专家教授与技术难题、先进成果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充分借鉴“日本专家淄博洽谈会”经验,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展对外交流层次和规模。

第八章 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主动适应国内外人才竞争新态势,大力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集聚发展,大力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方式,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全市科技和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

第一节 唤醒企业家创新意识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以打响“现代齐商”品牌为目标,通过实施创新素质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建设,使企业家真正成为创新发展的探索者、创新要素的整合者、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培养造就一批既通科技又懂市场,在相关领域开创技术新路径、商业新模式和产业新质态,对全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的企业家队伍,更加注重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和拟上市企业创业家的培育。加大创新型青年企业家的培养,铸就一批富有创新和工匠精神、善于传承开拓的新生代企业家。加强创新型职业经理人和创新创业投资人队伍建设,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现代经营理念和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的高水平管理人才和投资专家。

第二节 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

充分释放淄博市人才政策红利,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围绕“四强”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战略前沿领域,深入实施重点人才招引工程,面向中长期发展制定人才需求清单,紧密联动转型升级,精准配置人才资源。加强能快速攻克产业技术瓶颈、打通产业升级路径的顶尖科研团队和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产业链的重点方向和关键环节聚力开辟国家级、省部级人才主导的技术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引进人才、带来团队、做强产业”的裂变效应。大力培养集聚青年人才,更加注重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引进和使用,开辟青年人才成长和支持的特殊渠道,围绕突破关键技术、带动新兴产业和建设新兴学科,发现、引进和培养一批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青年先锋队、突击队,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争取在更多的前沿领域、空白领域和交叉领域率先发力。支持高等院校在我市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行业特色学院,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匹配。深入开展市场化招才引智,推进海创英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加强与高端投资机构、人才中介机构或猎头公司的引才合作,以市场化手段提升引才效率。2025年新引进培养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专家300人左右

第三节 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

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全球化视野加快推进海外人才突破工程,大力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海外人才政策,完善海外人才多渠道联络体系,拓宽海外人才对接引进通路。以顶尖海外人才突破计划为核心,引进和培养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海外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和培养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通晓国际规则的创业创意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大力实施海外人才靶向引进,在较短时间内快速集聚以主导产业、应用创新和数字技术为主攻方向的“高精尖缺”海外人才队伍。组织实施“高端引领引智计划”“转型升级引智计划”“引智成果共享计划”,深化国际人才交流合作。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鼓励有条件的重点企业、科研机构“走出去”,吸引、培养和使用当地优秀人才。

第四节 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围绕全市现代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振兴需要,以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为核心,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加快建设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大力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引育,加快集聚一批世界技能大赛、“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获奖人员或具备相当水平的创新型顶级技能人才,使其成为企业生产系统变革创新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抓手,建立创新型技能人才培训开发体系,全面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度,结合企业产品创新、技术改造和项目引进需求,开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在工艺创新、生产技改、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和小微创新中的关键作用,不断提升企业的成本竞争力和质量竞争力。

第五节 持续优化科技人才发展机制

鼓励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等创新主体完善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人才“引育留用管”培育支持机制。坚持以用为本,支持首席专家、领军人才自主组建创新团队,优先配置和集成各类创新要素和政策措施,持续稳定地对高水平创新团队给予大力支持,加快构建“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科研项目+产业化基地”的一体化人才使用机制,加快开辟以科研项目及产业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围绕国际前沿领域、空白领域、交叉领域,持续资助多个顶级科研团队,抢占产业科技制高点。强化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建设,构建要素联动的人才引育体系,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充分释放创新领军人才在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实施中的关键核心作用,赋予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形成高层次人才加快集聚的“洼地”。以挂职兼职、技术顾问、周末工程师、候鸟教授、假日专家、远程服务等形式,推动高端人才的柔性引进。全面推广实现“政策找人、无形认证”,提高人才政策落实的及时性、便捷性和准确性,向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无感化政策兑现服务。


第九章 纵深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以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发全社会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为目标,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力度,构建高效运行的科研体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优化区域创新生态。

第一节 强化全面宏观统筹机制

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强化企业和企业家在科技、产业、人才等公共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政府与企业间技术创新对话和决策咨询机制。完善科技决策咨询系统,健全完善科技专家库,建立由企业家、技术专家、科研人员和政府部门等共同参与的科技决策及论证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智库对决策的支持作用,提升重大科技决策的科学性。推动政府科技创新管理职能向定规划、定标准、组织重特大科技攻关、创新服务转变,强化科技、发改、财政等综合管理部门对科技创新的统筹设计与指导,强化行业部门在重大需求凝练、技术推广应用、行业政策标准制定和科技公共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优化创新组织管理机制

以攻克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为目标,建立健全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形成和组织实施机制,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建立以专家意见为主导的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指南编写和技术选题遴选机制。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动创新要素向头部企业配置、向高能级载体配置、向重大团队配置,探索实行市级科技攻关“揭榜制”、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经费“包干制”,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引进外部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创新,积极组织全市重点企业、科研机构参与国家、省重特大攻关揭榜。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淄博机会、模式和路径,建立对重大原创性、颠覆性、交叉学科创新项目的非常规评审机制和支持机制。按照更加符合科研规律、更加宽松自主的要求,放权赋能,探索“里程碑式”关键节点管理,选好用好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赋予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人财物自主权,鼓励优秀的青年人才勇挑重担。加快构建“以诚信为基础、以宽容为前提、以激励为导向、以绩效为目标”的科研管理体系。完善项目过程管理,探索推进一个项目周期“最多查一次”改革。

第三节 健全科技评价激励制度

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评价模式,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实行与不同类型科研活动规律相适应的跟踪和分类评价制度,优化科技奖励项目。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合理分配机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允许单位和科研人员共有成果所有权,鼓励单位授予科研人员可转让的成果独占许可权。探索人才价值资本化、股权化有效路径,科技成果通过协议定价、在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市场化方式确定价格,推动科技成果评价的社会化、市场化和规范化。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股权、期权、岗位分红等激励力度,最大限度激发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十章 着力打造一流科技创新生态

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不断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能力、产业公共技术服务能力,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构建创新创业服务更加高效便捷、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步发展、“鼓励创新与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愈发浓厚的良好生态。

第一节 加快融入国内外科技合作网络

实施开放品质提升工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创新资源,推动我市产业创新水平与国际同步、研发活动与国际融合、创新机制与国际接轨。按照“国外创新策源+国内外并行研发+国内产业应用”的联动模式,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载体建设,支持企业、高校在国际科技创新涌现地新建一批海外研发机构、技术转移中心和创新孵化基地等国际合作平台,参与国际科技重大合作项目。积极引进海外跨国企业、高等院校和研发机构等创新资源,在淄设立独立研发机构或联合研发平台,开展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加强国内高端创新资源的沿链整合,通过密切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黄河流域等科技创新领先地区的创新合作,鼓励和吸引国内一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领军企业在淄布局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机构、中试基地等创新载体,打造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带。紧抓山东省“一群两心三圈”发展契机,加快融入济南、青岛和烟威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与省内重点城市间的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持续深化与齐鲁科创大走廊、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等省内重大创新载体、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科学装置群的创新合作,主动对接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青岛大学等省内领先高校,围绕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动能培育需求,联合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和技术转移转化基地,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研究项目和工程计划,加快省内高端创新资源向淄博集聚。

第二节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

提升优势产业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创新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体系,营造知识产权良好发展环境。增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强专利信息利用,建立专利管理师、分析师参与创新活动的工作机制,促进高质量专利产出。实施专利导航工程,围绕新兴产业领域,构建支撑产业发展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专利储备,推动新兴产业成为专利密集型产业。发挥驻淄高校院所和领军企业创新优势,依托大学科技园、重点实验室、孵化器等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创造一批关键性、前沿性的核心基础专利。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市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推进创新主体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

第三节 提升产业公共技术服务能力

支持各区县根据资源条件、产业基础与需求,建设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全市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工程化提供服务和保障,形成从技术开发到产业化的服务纽带,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专业化服务。布局建设公共检测服务平台、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通用性或行业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做大做强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电子信息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立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研发、观测、分析、测试、检验、标准、认证等一站式、协同服务模式。积极探索采取“公司+股权”的方式,整合各类创新资源,为企业提供市场化、专业化、菜单式服务。

第四节 大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

弘扬创新创业文化,着眼长远,力戒浮躁,敬畏科技创新、企业成长和产业发展规律,大力塑造工匠精神,崇尚实体经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追求卓越、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科学研究自由探索和科技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形成多元、开放、包容、共享的创新文化和创新氛围。丰富宣传形式和内容,鼓励开展公益讲坛、创业讲坛、创业培训、创业沙龙、创新创业赛事。健全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奖励激励机制,选树一批有代表性的科技创新成果、创新创业企业、创新创业人才等,加强对创新典型的宣传报道。

 

第五节 加强新时代科普工作

加强科学普及基地建设,推动科普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丰富科技普及形式,提高科普活动水平。加强青少年科学教育,注重科学实验设计和科学探究能力,开好科学教育课程,引导和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大力提高领导干部科学文化素养,以各级党校等干部培训主渠道为基础,构建领导干部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增强组织和推动科技创新的本领。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和技术水平,依托各类农业科技组织和科技特派员,重点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应用水平。强化社区科普公共服务,广泛开展社区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活动。提升老龄人口科学文化素养,挖掘老年大学、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在老人科普中的主体作用,推进科普内容适老化改造,提升老龄群体融入现代社会的能力。

 

 

 

第十一章 保障措施

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创新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机制,落实促进创新能力提升的各项激励政策与措施,健全规划实施路径和动态监测,全力保障规划任务实施与目标实现。

第一节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优化市县(区)联动、部门协调的工作推进机制,发改、教育、工信、人社、环保、应急、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农业农村等各单位做好本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相互促进。强化各区县、各功能区、各部门及其党政领导的创新驱动发展意识,加快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向创新服务、优化环境等方面转变,形成以科技创新绩效为导向的评价机制。

第二节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加强财政科技创新投入,保障市级公共财政预算中科技投入的预算支出比例维持在相对合理水平,动态、适时地调整财政科技投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探索运用综合奖补、股权投资、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科研资助等多种手段,加大对基础前沿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引育等资金投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支持企业和各类创新载体发展壮大。积极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构建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

第三节 强化科技创新监测评估

对标科技创新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强化规划实施的统计监测和过程评价,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加强重点工作任务的跟踪分析,客观评价规划实施的效果,总结规划实施经验,判断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抓好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动态调整与适时修订,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确保重大创新任务、重大政策举措等得到全面落实。

 

 

关于《淄博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的解读说明

 

一、起草背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从国家、省、市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来看,都将创新发展摆在各项规划任务首位,进行专章部署。科技创新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我市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更加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为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未来五年我市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路径、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今年年初,我局组织相关人员着手起草本《规划》。

二、起草过程

《规划》编制过程中,相关人员深入区县、园区、企业、高校院所等开展实地调研,不断完善《规划》内容。根据省科技厅的建议、参考借鉴其他省市科技创新规划编制情况并结合《规划》文本内容,经与市保密部门沟通,本《规划》不定为涉密文件。

《规划》编制过程中,积极征求各方意见建议。一是征求了各区县、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文昌湖区,市委组织部、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15个市直部门,山东理工大学等8所驻淄高校的意见建议,共收到意见建议14条。已采纳。二是组织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召开座谈会,面对面交流对《规划》的意见建议。三是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意见建议,共收到22条。已吸收采纳。四是征求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意见建议,均无意见。

经专家论证,《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合理、发展路径清晰、发展重点突出、保障措施有力,切合淄博发展实际,能够指导淄博市未来五年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已通过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

三、主要内容

《规划》共包括十一章,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我市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

(一)奋力开启创新型城市建设新篇章。系统总结了我市“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取得的成绩,结合当前科技创新发展形势,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我市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奋斗目标。到2025年,协同开放的区域创新体系逐步健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二)优化科技创新空间布局。全面提升淄博高新区创新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建设环山东理工大学创新带,积极融入省会经济圈发展,构建“集中连片、协同互补、联合发展”的格局,打造“一核一带一圈”的创新空间布局。

(三)推进“四强”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围绕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强”产业,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形成和转化一批科技创新成果,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以及智能网联汽车、大数据与产业算力等产业新赛道加速布局。

(四)科技支撑城市品质活力提升。聚焦乡村振兴、现代服务业、“碳达峰、碳中和”、美丽淄博、医疗健康等重点方向,加大数字农业、氢能、智慧城市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示范,更好满足城市品质提升和人民生命健康需求。

(五)着力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坚持平台思维,布局建设淄博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山东省实验室、淄博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快企业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校城合作平台建设,构建覆盖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到产业应用的层次分明、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

(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创新型领军企业为引领、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借助多层次科技金融支持企业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

(七)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生命周期孵化体系, 加强创新产品率先示范应用,健全技术转移、技术交易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网络,叫响科新材料技术论坛等技成果对接交流品牌,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八)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拓宽人才引进渠道,进一步唤醒企业家创新意识,加强高层次人才、海外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持续优化科技人才发展机制,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九)纵深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以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发全社会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为目标,强化全面宏观统筹机制,优化创新组织实施机制,完善新型科研管理体制,健全科技评价激励制度,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软环境。

(十)着力打造一流科技创新生态。深度融入国内外创新网络,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能力、产业公共技术服务能力,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普知识宣传,营造创新创业服务更加高效便捷的良好生态。

(十一)保障措施。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创新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机制,落实促进创新能力提升的各项激励政策与措施,健全规划实施路径和动态监测,保障规划任务实施与目标实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从国家、省、市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来看,都将创新发展摆在各项规划任务首位,进行专章部署。科技创新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我市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更加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为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未来五年我市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路径、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今年年初,我局组织相关人员着手起草本《规划》。

关于《淄博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

 

市科技局依据《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市科技创新发展实际,起草了《淄博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可行性,发挥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参照省、市有关要求和做法,采取公开征集意见建议的方式,组织社会公众针对我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提出相关意见建议,并在《规划》中进行参考借鉴。现将公众参与情况报告如下:

一、公开征集意见建议情况

2021年9月30日至10月29日,通过淄博市科学技术局网站面向企业、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及社会公众,公开征集淄博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意见建议。通过公开征集,共收到山东金城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淄博高新区MEMS研究院等8家单位提出的意见建议22条,均已吸收采纳。完成了重大决策公众参与程序。

收到社会公众反馈的意见建议后,我局进行了汇总分析,针对我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提出的意见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

2、加强市级以上创新平台建设,共建高层次创新平台。

3、推动科技助力产业发展,支持企业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掌握核心技术。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4、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引进科技型人才,加强本土人才培养。

5、推动企业加强与高校院所的合作交流,

6、加强知识产权申请、运用与保护。

二、意见采纳及反馈情况

社会公众提出的意见建议涉及科技型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团队建设、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管理以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等方面,均在《规划》中予以吸收采纳。

1、构建以创新型领军企业为引领、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

2、布局建设淄博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山东省实验室、淄博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快企业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校城合作平台建设,构建覆盖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到产业应用的创新平台体系。

3、围绕“四强”产业,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形成和转化一批科技创新成果,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以及智能网联汽车、大数据与产业算力等产业新赛道加速布局。推进人机交互、视觉识别技术攻关,发展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技术。

4、加强高层次人才、海外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带动本土人才团队建设,持续优化科技人才发展机制,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5、支持企业与市内外高校院所共建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引进科技人才团队,集聚创新资源,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

三、对公众参与情况的总体评估

总体来看,社会公众积极为全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工作献言献策,提出的意见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代表性,参与并支持我市“十四五”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支持率为100%。

综上,《淄博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具备实施的条件。

 

 

淄博市科学技术局

2021年11月15日

12月29日,《淄博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通过市政府第125次常务会议审议。

 

 

淄博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淄博市十四五科技创新

规划的通知

淄政字〔202238

 

各区县人民政府,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文昌湖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现将《淄博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淄博市人民政府   

2022419  

 

淄博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一、发展成就与形势

(一)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成就

十三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和紧盯前沿、沿链聚合、打造生态、集群发展的产业组织理念,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为引领,大力实施科教创新赋能行动,全社会创新意识明显提升,各类创新资源加快集聚,科技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以四强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和核心引擎,创新能级实现了迅速攀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技术合同交易额等主要创新指标实现了大幅提升,并跻身全省前列,全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位列全省第三位,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为我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科技创新整体实力实现跃升。围绕科技体制机制创新,释放平台、项目、人才、金融等各个创新要素活力,先后出台一系列创新政策,充分放权、宽容失败、以创新实效为导向的创新激励机制逐步完善。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由2015年的2.11%增加到2020年的2.79%,居全省第五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2.53%,比2015年提高了10.73%十三五期间,共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77项,其中国家级6项,获奖等级层次明显提高,数量创历史新高。2020年,我市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14.7件,列全省第三位,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62件。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增强。深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和企业创新意识提升工程,企业对科技创新的认知和主动性明显提升,创新活力逐渐迸发。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03家,比2015年净增452家,增幅达到180%;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达到900家;2020年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达到41.41%;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企业数量及加计扣除额由2015年的131家、6.9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827家、62.93亿元。

——科技创新平台载体不断丰富。高新区纳入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全市创新发展高地。生物医药与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型产业集群获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实现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新突破。截至十三五末,全市共拥有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及国家火炬生物医药、先进陶瓷、泵类、功能玻璃、聚氨酯5个特色产业基地,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态势显现;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403家,其中国家级20家;14家新型研发机构通过省级备案,山东省先进陶瓷创新创业共同体获批建设;建有各类科技创业孵化载体近50家,其中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众创空间18家;高标准建设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物医药等五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对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发力。先后制定实施人才新政23”“人才金政37”“四强产业一业一策等人才支持政策,为汇集一流创新人才、打造人才集聚高地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与2016年相比,自主申报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19人,增幅217%;引进到我市创新创业的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人选75人,增幅477%;自主培养泰山人才工程110人,增幅189%6人入选外专双百计划专家(团队);117名高层次人才获淄博英才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称号,13人获杰出精英人才称号;建设院士工作站52家,柔性引进院士50人;47家国家重点人才工作站获批,其中省级2家;38位企业科技特派员获省级备案,数量居全省首位;一批院士、专家在我市注册创办企业。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纵深推进。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的产学研合作品牌,校城融合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280家企业选聘驻淄及省内外高校院所280名专家担任企业科技副总。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广州能源研究所、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院所与我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淄博高端合成润滑材料创新中心、淄博能源研究院、青岛科技大学鲁中安全环保工程与材料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淄博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淄博分院)加快建设,不断吸引中科院、山东产研院创新资源在我市布局。

——科技服务民生能力持续升级。山东淄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国家级平台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拥有星创天地”8家、农科驿站”46家,18个贫困村与龙头企业签订了科技帮扶协议,一批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装备实现了应用推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坚持科技创新与推动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紧密结合,医疗卫生水平、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公共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大力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科技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全市共注册科技特派员530余人,组建科技扶贫服务队30个,实现了全市474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科技指导人员全覆盖;获批山东省科技扶贫转化应用科技成果10个,科技扶贫示范基地2个。

 

在全市科技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我市优质科教资源较少,高能级引领性的创新平台数量不足,新型研发机构还未发挥应有作用;企业创新意识还不牢固,创新型领军企业较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不快,竞争力不强;科技资源配置不够均衡、支撑科技创新手段不多、综合创新生态体系还不完善,这些问题亟需进一步解决和突破。

(二)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力实现凤凰涅槃、加速崛起的关键五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我市正处在转型发展的重要拐点上,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始终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更加依靠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高能级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创新驱动成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以人才、知识、资本和技术为核心的创新资源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的界限,创新全球化态势不断加强,开放创新深入发展,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作为老工业城市必须加大科技创新步伐推动转型升级,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以创新为支撑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区域一体化战略不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省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布局、三区建设等区域一体化的深度融合发展,更加突出了我市在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链接作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不断集聚。特别是强省会战略的实施,济南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步伐加快,齐鲁科创大走廊将为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对积极走出去整合配置高端创新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

——科技创新呈现出跨界融合、协同联合、包容聚合的新特征。当前,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学科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不同技术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日益凸显,科技创新正加速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机器人等新技术领域正加速基础科学与社会变革间的交互融合。科技创新范式进一步趋于数字化、平台化、网络化,并加速向环节一体化、主体协同化演进,催生一批覆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全周期的创新联合体,政产学研金服用多类创新主体深度融合。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始终坚持四个面向战略布局,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引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教创新赋能,以系统观念和新经济思维、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协同推进创新空间布局优化、重大创新加速产出、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发展、协同有序的创新生态,着力打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新通道,聚力打造科教强市、人才强市,为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重点突破,提升创新策源能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我市实际,聚焦四强产业和未来产业攀登计划,集中优势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强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实现优势领域的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形成科技创新的策源优势。

——坚持市场主体,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面向全球创新要素,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创新要素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引导和促进创新企业、机构、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实现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最大限度释放科技创新潜能。

——坚持人才驱动,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把握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规律,构建全过程、全要素、全社会参与的创新人才支撑体系。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充分释放人才红利,加强对国内外高端人才的吸引,集聚各类优秀人才,形成人才聚合效应,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和创新创业氛围。

——坚持开放合作,构筑协同创新体系。把握开放、创新新趋势,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引技引智并举,以区域协同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国乃至全球创新网络,在扩大开放中推进全面创新,建立开放合作、协同创新新体系。

——坚持深化改革,提升科技治理能力。以实效化为导向,积极探索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制约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完善高效的资金投入机制、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平台共建共享机制,形成多元参与、协同高效的创新治理新格局。

(三)发展目标

2025 年,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取得实质性成效,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更加巩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逐步健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突破。

——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科技投入持续加大。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 比重达到3%,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件,主导及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达到700项。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巩固。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加快聚集,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扎实推进,形成一大批富有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集群。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800家和27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到55%以上。

——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积极推动淄博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山东省实验室、淄博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在科技创新中的基础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到2025年,各类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总量突破550家,力争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30家,形成 基础研究工程应用研究公共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联动发展新格局。

——高层次人才规模和质量实现双提升。顶尖人才、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等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加快集聚,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更加完善,人才创新活力不断激发。到2025年,新引进培养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专家300人左右,新增高级技能人才2万人,每年新引进大学生4万人以上,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达到110人年以上。

——科技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完善。以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为核心的新型科技创新管理体系逐步完善,人才、技术、资本、数据等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科技创新全方位开放格局纵深推进。积极探索揭榜制”“组阁制”“包干制等新型重大科技项目组织模式。产学研用互促互动、市场配置资源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科技成果有效转移转化的新机制、新模式加快形成。

2035年,建成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和科教强市,创新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全面形成,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创新生态更具活力,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资源配置能力显著增强,成功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在事关全市产业转型和突破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领域,掌握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成果,成为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策源地,整体创新实力在国家创新版图众多领域具有特色优势,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三、优化科技创新空间布局

按照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开放协同、合作共赢原则,结合全市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打造以高新区为核心,以环山东理工大学创新带为支撑,引领带动全市创新水平整体跃升;积极融入省会经济圈发展,对接齐鲁科创大走廊,加速链接优质创新资源,构建集中连片、协同互补、联合发展的格局,打造一核一带一圈的创新空间布局。

(一)全面提升高新区创新引领带动作用

支持高新区深度融入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统筹完善产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新经济,加快建设高新区独角兽生态岛。做大做强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以及金融科技、高端物流“3+2”主导产业,优化专业化园区创新功能定位,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打造高质量企业梯队,全力打造全市三区一窗口。探索高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推进智慧园区建设。积极融入丝绸之路高科技园区联盟,鼓励高新区内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展离岸创新、跨境创新,加强与国际创新高地联动发展。到2025年,高新区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国高新区前30强,打造成为全市创新驱动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二)加快建设驻淄高校创新带

支持山东理工大学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快推进齐创大厦建设,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大红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淄博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等创新创业平台。重点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学科产业对接、创新平台建设、人才招引、创新创业、教学实践等方面,鼓励山东理工大学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其他驻淄高校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共建各类科研、教学和实践基地。借助驻淄高校资源优势,推动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等市外高校院所不断深化合作,进一步加强与专家、学者、科研机构的沟通,引进更多合作项目和科技人才。

 

(三)积极融入省会经济圈发展

全面融入省会经济圈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主动对接齐鲁科创大走廊,推动与济南市科创+智造融合发展,加快形成一高地、两引擎的融合对接布局。一高地,发挥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生态宜居环境优势,联动周村区承接济南市高端创新平台建设淄博分中心或中试基地,打造成为济淄两地高端人才栖息地和创新创业后勤保障基地两引擎,延伸联动张店区、高新区、经济开发区,依托大学科技园、中试基地等孵化器和加速器,打造孵化引擎,承接济南市重大人才项目落地转化;大学城园区对接济南东部大学城(章丘大学城),打造人才引擎,联通齐鲁科创大走廊两端人才资源,为创新创业注入动力。积极链接济南市优质科创资源,依托省会经济圈科创联盟与省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济淄两地产业实现延链、补链、强链。

 

四、推进四强产业关键技术攻关

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目标,围绕四强产业的主导技术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着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杀手锏”“高成长技术,加快形成和转换一批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科技创新成果,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品质。

(一)新材料技术

以高端材料服务高端需求、催生高端产业为方向,围绕重点基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新材料的重大需求,把握细分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推动氟硅新材料、聚氨酯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聚烯烃材料等先进高分子材料,先进陶瓷、功能玻璃及玻纤、高档耐火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基新材料、高端合金材料、复合材料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应用,着力打通一批产业链关键技术节点,加快推进上下游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积极布局3D打印、纳米材料等前沿领域关键技术,抢占未来新材料产业发展制高点。

(二)智能装备技术

以打造国家级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智能装备产业名城为目标,围绕三链两集群产业布局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沿链优化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等新兴产业,重点开发新能源汽车电池和电控技术、机器人减速机核心技术、高档智能化数控系统关键技术,集聚发展高效动力传动设备、智能专用装备等传统优势集群,创新齿轮传动关键设计技术、微电机技术,突破环境感知、性能预测和主动维护、智能数控和伺服驱动等智能专用装备领域共性技术。

(三)新医药技术

以建成全国一流的现代医药创新中心和产业集聚地为目标,按照生化并举、药械齐兴的产业布局,深刻把握现代医药科技前沿发展动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科学前瞻布局,强化创新驱动,做强化学创新药,做大具有明确疗效的中药,加快突破高端生物药,做优高档医疗器械、耗材、辅料及包材,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信息技术与现代医药技术的深度融合,重点突破小分子化学技术药创制、大分子生物技术药创制、高端医疗器械核心部件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生命科学高端装备、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国产化,做好重点药物品种的一致性评价和再评价工作。

(四)电子信息技术

以构建融合创新、智能系统、安全可控的电子信息产业为目标,重点在集成电路、元器件、MEMS、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优势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封测、大功率IGBT芯片设计、MEMS传感器芯片设计与封测等核心技术。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区块链、5G、大数据与产业算力、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着力推进人机交互、视觉识别、虚拟现实等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五、科技支撑城市品质活力提升

面向建设务实开放、品质活力、生态和谐的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的重大需求,重点聚焦乡村振兴、现代服务业、碳达峰碳中和、美丽淄博、智慧城市、医疗健康等重点方向,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更好满足城市品质发展需要。

(一)科技支撑乡村振兴

重点围绕打造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和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需求,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为目标,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坚持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在良种培育、农产品深加工、生态农业等方面,培育农业新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加快推进创新型县、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积极开展村庄规划和村居设计与建造,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智慧乡村建设等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加强星创天地、农科驿站、新型研发机构等涉农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创新支撑保障能力。深入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和服务模式,激发科技特派员服务积极性和活力,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科技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

以专业化、智能化和生态化为发展方向,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商业模式转变。进一步加快制造业与科技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推动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工业设计、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科技金融、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关键技术突破,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服务流程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结合,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培育和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促进科技服务业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发展,构建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鼓励企业由提供产品向系统集成和专业服务解决方案等模式转变。推动科技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推动智能驾驶、工业互联网等场景应用,建设科技服务业集聚区,促进由制造向创造转变。

(三)科技支撑美丽健康淄博建设

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点工作,加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科技支撑,重点围绕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开展氢能利用、固废循环利用、生态修复等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不断提升生态品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点围绕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生态环境、防灾减灾等领域科技需求,发挥科技创新对改善民生工作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着力加强高新技术研究,大力开展民生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和产业化发展,持续加强民生科技队伍建设和市场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和发展民生科技产业,不断健全支撑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科技文化深度融合,提升文化产业科技水平和品质,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为五好城市建设蓄能。

六、着力提升创新平台能级

区域领先、行业前列、全国一流为目标,以增强主导产业的科技竞争力为核心,按照平台思维和生态思维,加快构建覆盖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到产业应用的层次清晰、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高能级创新平台矩阵,显著提升科技创新对全产业链条的支撑作用。到2025年,各类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达到550家以上。

(一)加快布局重大创新平台

围绕四强产业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支持重点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加快建设具有产业引领作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实验室、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等科学研究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战略支撑。积极推进淄博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山东省实验室建设,构建新型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引入外部科技力量,盘活现有创新资源,产出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打造具有淄博特色和一流水平的科技创新高地。在氢能、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领域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加大扶持引导力度,抢占发展机遇。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瞄准行业和产业前沿关键科技问题,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应用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突破高端环节,发展高端产品,培育高端产业,提升源头创新能力,通过大企业的技术、人才等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产业集聚发展新优势。加快推进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分中心建设,力争实现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突破,大力开展临床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二)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

实施企业创新平台扩量提质工程,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研发平台,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鼓励领军企业牵头成立创新联合体,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产学研创新链等资源,牵头承担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攻克一批产业卡脖子技术。加强市级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探索以创新实效为导向的支持机制,支持企业平台完善研发条件,创新运行管理机制,探索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实现市级创新平台的提档升级和省级创新平台的新突破。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打破地域限制,根据行业自身特点,在创新资源集聚的区域通过自建或合作建设研发机构,有效链接外部人才、科技成果、项目等创新资源,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加快发展新型研发机构

鼓励以不同投资主体、不同发展方向、不同成长路径和不同运作模式,探索建立兼具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事业单位等主体特征的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以产业技术研发为核心,大力发展应用基础研究、技术转移转化、科技型企业孵化、产业投融资和高端人才集聚等功能,增强科技创新供给能力。坚持高端定位、顶层设计、沿链布局,加快推动淄博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成为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引育、交流合作于一体的综合性高端创新平台。支持各类创新平台、研究机构积极融入省、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格局,带动完善全产业链条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体系,打造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样板。支持市外高校院所联合政府及市内企业在淄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推进山东科技大学淄博产业技术学院、青岛科技大学教科产融合基地建设,优化提升先进陶瓷、生物医药、MEMS 等研究院创新能力。探索市外创新孵化、市内加速转化的新模式,鼓励企业在市外设立研发机构、承建国家级创新平台分中心等。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带动中小企业共同聚集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要素,开展协同创新,打造创新创业共同体。

(四)加强农业创新平台建设

立足县域农业资源和产业基础,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载体,突出特色产业带动作用,积极培植特色高效农业产业链,充分发挥科技在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搭建科技+农业支撑体系,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县域农业结构调整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支持淄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强化主导产业辐射带动作用,着力聚集国内外创新资源,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推广,把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的孵化基地和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打造科技支撑农业发展的新样板。鼓励现有具备条件的省级农业科技园积极争创山东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五)加快建设校城融合合作平台

深化与市内高校校城融合发展,发挥山东理工大学学科及科研优势、高等职业院校工程应用优势、企业产业化优势、区县政策优势等,聚焦产业所需,共同构建面向高校和地方的双向服务平台,共同培养汇聚一批技术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共同突破一批重大技术应用、共性关键技术等难题,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与市外高校校城融合发展,鼓励市内企业与市外高校积极共建院士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等各类开放性产学研合作平台,构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新型校企产学研关系。继续推进科技副总深入开展,搭建高校和企业链接桥梁。深化大学科技园发展,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新模式。鼓励市内外高校聚焦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和需求,将高校专业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改革学科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支持本地企业与高校共建特色专业、特色学院等,打造校地协同融合创新联合体。

 

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围绕实施新一轮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计划,进一步优化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梯次培育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形成龙头企业引领、高新企业紧追、中小企业紧赶的企业创新梯队。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实现双倍增

(一)培育科技型企业梯队

健全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优化科技型企业入库培育及支持政策,加快形成以创新型领军企业为引领、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创新型企业梯队及梯次培育环境。大力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壮大一批具有产业链控制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头部企业,聚力打造头部企业+中小微企业集群创新生态。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双培育计划,发展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具有引领和支撑产业发展潜质的独角兽企业、准独角兽企业。加快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育苗计划,催生一批战略专一化、研发精深化、产品特色化、业态新型化的瞪羚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政策,激励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800家、27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8%

(二)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加大各类惠企政策落实,鼓励企业提高研发投入、设立研发机构,引导更多企业加入创新阵营,进一步巩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为目标,引导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和长远发展,加快发展从研发设计、成果转化到产业化完整创新链条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立健全自有研发机构和开放研发网络,完善科技资源集聚、研发人才招引、技术创新开展、科技成果对接和成果转化应用的实施机制。以企业为主体,加强对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融合发展,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和企业需要,积极对接国家及区域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优势技术创新要素引进,借助国家创新链拉动本地企业加快产业链赋能提升。以市场为导向,高效整合政产学研金服用等资源,围绕新品研发、技术升级、质量品牌、知识产权和标准创制等重点内容,实施一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项目,加快形成差异化的企业创新模式及创新路径。

(三)多层次科技金融支持企业创新

以资金链服务创新链,准确把握产业演进、企业成长、资本市场波动规律,加快科技和金融结合建设,深化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营造科技、金融、产业一体化的生态环境,完善科技金融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规模,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投资力度,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全过程融资模式。充分利用技改专项贷,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深入实施高水平技术改造。设立创新创业股权投资基金,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全周期资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产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及贴息,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银行放贷风险。支持科技型企业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增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提升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功能。依托股权融资服务平台、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引导股权投资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等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股权投资、信贷服务,构建股权+债权投贷联动服务体系。

 

八、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以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目标,创新政府引导+中介市场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紧扣企业技术发展需求,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体系,进一步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加快形成具有淄博特色的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路径。

(一)加快壮大创新孵化平台体系

坚持源头挖掘、分类培育、精准支持,着力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生命周期孵化体系,加快构建创新孵化产业化引导规模化生产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培育壮大创新创业主力军。以淄博科学城、大学城和创业创新谷两城一谷环山东理工大学创业创新带及产业园区为载体,建设和提升一批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服务功能区,搭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创业服务网络。依托大企业、研发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布局众创机构、孵化器等平台。大力建设低成本、全方位、专业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加快推动先进陶瓷、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电子信息等创新园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创业社区、创新工场、虚拟孵化器等新型孵化器,加快海外孵化载体和异地孵化载体等飞地孵化器发展。集中资源支持一批科技企业加速器,着力建设满足高成长企业个性化需求的新型空间载体和服务业态。到2025年,力争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达到30家。

(二)加强创新产品率先推广应用

根据国家和省、市战略需要及应用需求,加强创新产品供需对接,在优势和特色领域协同推进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加快提升创新产品供给能力和市场认可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科技、产业、财政、金融、保险等政策衔接,构建有利于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的政策体系。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和核心发展领域,加大对创新产品和服务、核心关键技术的政府采购力度,扩大首购、订购等非招标方式的应用,加快推进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荐企业产品纳入省级创新工业产品目录,增强企业创新工业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引导企业提升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水平。

(三)不断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加强与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对接利用,引导鼓励市场化的科技成果对接平台建设,完善市、区县、镇(街道)三级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合作,组建利用全国科技资源为本地企业提供融合查新检索、成果评价、专家咨询等为一体的科技创新服务网络,探索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供需双方小型化、专业化、日常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对接交流精准化服务模式,有效推动多方科技资源集聚共享、成果转化及技术交易。积极融入省会经济圈区域技术交易网络平台,共同组建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科技创新联盟,借助济南市科技成果转化“1+6+N”平台,推动技术转移机构、孵化器、众创空间、中试基地主动对接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济南)核心,打通科技成果向我市输出的转化通道。发挥淄博市技术转移协会、淄博市技术经理人协会作用,加快专业技术经纪人培养,畅通技术转移转化渠道。

(四)叫响科技成果对接交流品牌

以推进高端科技资源招引为目标,面向全国、突出区域特色,加强与高校院所、行业协会、学会之间的联系,通过技术论坛、成果对接、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不断丰富双招双引的形式、内容,营造更具活力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氛围,更加有效地链接国内外创新资源和人才。加快实施科技创新走出去工程,在国内科技资源密集、科技实力发达的地区,通过举办科技活动周、企业技术难题揭榜等活动,加快高校院所优势学科与我市产业、专家教授与技术难题、先进成果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充分借鉴日本专家淄博洽谈会经验,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展对外交流层次和规模。

九、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主动适应国内外人才竞争新态势,大力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集聚发展,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方式,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全市科技和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

(一)唤醒企业家创新意识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以打响现代齐商品牌为目标,通过实施创新素质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建设,使企业家真正成为创新发展的探索者、创新要素的整合者、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培养造就一批既懂科技又懂市场,在相关领域开创技术新路径、商业新模式和产业新质态,对全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起到引领作用的企业家队伍,更加注重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和拟上市企业创业者的培育。加大创新型青年企业家的培养,铸就一批富有创新和工匠精神、善于传承开拓的新生代企业家。加强创新型职业经理人和创新创业投资人队伍建设,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现代经营理念和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的高水平管理人才和投资专家。

(二)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

充分释放我市人才政策红利,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围绕四强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战略前沿领域,深入实施重点人才招引工程,面向中长期发展制定人才需求清单,紧密联动转型升级,精准配置人才资源。加强对能快速攻克产业技术瓶颈、打通产业升级路径的顶尖科研团队和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产业链的重点方向和关键环节聚力开辟国家级、省部级人才主导的技术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引进人才、带来团队、做强产业的裂变效应。大力培养集聚青年人才,更加注重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引进和使用,开辟青年人才成长和支持的特殊渠道,围绕突破关键技术、带动新兴产业和建设新兴学科,发现、引进和培养一批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青年先锋队、突击队,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争取在更多前沿领域、空白领域和交叉领域率先发力。支持高等院校在我市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行业特色学院,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匹配。深入开展市场化招才引智,推进淄博海创英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加强与高端投资机构、人才中介机构或猎头公司的引才合作,以市场化手段提升引才效率。到2025年,新引进培养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专家300人左右。

(三)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

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全球化视野加快推进海外人才突破工程,大力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海外人才政策,完善海外人才多渠道联络体系,拓宽海外人才对接引进渠道。以顶尖海外人才突破计划为核心,引进和培养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海外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和培养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通晓国际规则的创业创意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大力实施海外人才靶向引进,在较短时间内快速集聚以主导产业、应用创新和数字技术为主攻方向的高精尖缺海外人才队伍。组织实施高端引领引智计划”“转型升级引智计划”“引智成果共享计划,深化国际人才交流合作。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鼓励有条件的重点企业、科研机构走出去,吸引、培养和使用当地优秀人才。

(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围绕全市现代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振兴需要,以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为核心,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加快建设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大力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引育,加快集聚一批世界技能大赛、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获奖人员或具备相当水平的创新型顶级技能人才,使其成为企业生产系统变革创新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抓手,建立创新型技能人才培训开发体系,全面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度,结合企业产品创新、技术改造和项目引进需求,开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在工艺创新、生产技改、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和小微创新中的关键作用,不断提升企业的成本竞争力和质量竞争力。

(五)持续优化科技人才发展机制

鼓励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等创新主体完善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人才引育留用管培育支持机制。坚持以用为本,支持首席专家、领军人才自主组建创新团队,优先配置和集成各类创新要素和政策措施,持续稳定地对高水平创新团队给予大力支持,加快构建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科研项目+产业化基地的一体化人才使用机制,加快开辟以科研项目及产业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围绕国际前沿领域、空白领域、交叉领域,持续资助多个顶级科研团队,抢占产业科技制高点。强化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建设,构建要素联动的人才引育体系,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充分释放创新领军人才在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实施中的关键核心作用,赋予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形成高层次人才加快集聚的洼地。以挂职兼职、技术顾问、周末工程师、候鸟教授、假日专家、远程服务等形式,推动高端人才的柔性引进。全面推广实现政策找人、无形认证,提高人才政策落实的及时性、便捷性和准确性,向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无感化政策兑现服务。

十、纵深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以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发全社会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为目标,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突破力度,构建高效运行的科研体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优化区域创新生态。

(一)强化全面宏观统筹机制

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和企业家在科技、产业、人才等公共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政府与企业间技术创新对话和决策咨询机制。完善科技决策咨询系统,健全完善科技专家库,建立由企业家、技术专家、科研人员和政府部门等共同参与的科技决策及论证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智库对决策的支持作用,提升重大科技决策的科学性。推动政府科技创新管理职能向定规划、定标准、组织重特大科技攻关和创新服务转变,强化科技、发改、财政等综合管理部门对科技创新的统筹设计与指导,强化行业部门在重大需求凝练、技术推广应用、行业政策标准制定和科技公共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优化创新组织管理机制

以攻克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为目标,建立健全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的形成和组织实施机制,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建立以专家意见为主导的市级科技计划指南编写和技术选题遴选机制。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动创新要素向头部企业配置、向高能级载体配置、向重大团队配置,探索实行市级科技攻关揭榜制、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经费包干制,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引进外部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创新,积极组织全市重点企业、科研机构参与国家、省重特大攻关揭榜。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淄博机会、模式和路径,建立对重大原创性、颠覆性、交叉学科创新项目的非常规评审机制和支持机制。按照更加符合科研规律、更加宽松自主的要求,放权赋能,探索里程碑式关键节点管理,选好用好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赋予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人财物自主权,鼓励优秀青年人才勇挑重担。加快构建以诚信为基础、以宽容为前提、以激励为导向、以绩效为目标的科研管理体系。完善项目过程管理,探索推进一个项目周期最多查一次改革。

(三)健全科技评价激励机制

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评价模式,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实行与不同类型科研活动规律相适应的跟踪和分类评价制度,优化科技奖励项目。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合理分配机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允许单位和科研人员共有成果所有权,鼓励单位授予科研人员可转让的成果独占许可权。探索人才价值资本化、股权化有效路径,科技成果通过协议定价、在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市场化方式确定价格,推动科技成果评价的社会化、市场化和规范化。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股权、期权、岗位分红等激励力度,最大限度激发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十一、着力打造一流科技创新生态

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不断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能力、产业公共技术服务能力,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构建创新创业服务更加高效便捷、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步发展、鼓励创新与宽容失败的良好生态。

(一)加快融入国内外科技合作网络

实施开放品质提升工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创新资源,推动我市产业创新水平与国际同步、研发活动与国际融合、创新机制与国际接轨。按照国外创新策源+国内外并行研发+国内产业应用的联动模式,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载体建设,支持企业、高校在国际科技创新先进地区新建一批海外研发机构、技术转移中心和创新孵化基地等国际合作平台,参与国际科技重大合作项目。积极引进海外跨国企业、高等院校和研发机构等创新资源,在我市设立独立研发机构或联合研发平台,开展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加强国内高端创新资源的沿链整合,通过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黄河流域等科技创新领先地区的密切创新合作,鼓励和吸引国内一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领军企业在我市布局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机构、中试基地等创新载体,打造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带。紧抓我省一群两心三圈发展契机,加快融入济南市、青岛市和烟威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与省内重点城市间的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持续深化与齐鲁科创大走廊、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等省内重大创新载体、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科学装置群的创新合作,主动对接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青岛大学等省内领先高校,围绕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动能培育需求,联合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和技术转移转化基地,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研究项目和工程计划,加快省内高端创新资源向我市集聚。

(二)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

提升优势产业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创新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体系,营造知识产权良好发展环境。增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强专利信息利用,建立专利管理师、分析师参与创新活动的工作机制,实现高质量专利产出。实施专利导航工程,围绕新兴产业领域,构建支撑产业发展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专利储备,推动新兴产业成为专利密集型产业。发挥驻淄高校院所和领军企业创新优势,依托大学科技园、重点实验室、孵化器等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创造一批关键性、前沿性的核心基础专利。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市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推进创新主体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

(三)提升产业公共技术服务能力

支持各区县根据资源条件、产业基础与需求,建设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全市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工程化提供服务和保障,形成从技术开发到产业化的服务纽带,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专业化服务。布局建设公共检测服务平台、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通用性或行业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做大做强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电子信息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立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研发、观测、分析、测试、检验、标准、认证等一站式、协同服务模式。积极探索采取公司+股权的方式,整合各类创新资源,为企业提供市场化、专业化、菜单式服务。

(四)大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

弘扬创新创业文化,着眼长远,力戒浮躁,敬畏科技创新、企业成长和产业发展规律,大力塑造工匠精神,崇尚实体经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追求卓越、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科学研究自由探索和科技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形成多元、开放、包容、共享的创新文化和创新氛围。丰富宣传形式和内容,鼓励开展公益讲坛、创业讲坛、创业培训、创业沙龙、创新创业赛事。健全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奖励激励机制,选树一批有代表性的科技创新成果、创新创业企业、创新创业人才等,加强对创新典型的宣传报道。

(五)加强新时代科普工作

加强科学普及基地建设,推动科普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丰富科技普及形式,提高科普活动水平。加强青少年科学教育,注重科学实验设计和科学探究能力,开好科学教育课程,引导和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大力提高领导干部科学文化素养,以各级党校等干部培训主渠道为基础,构建领导干部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增强组织和推动科技创新的本领。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和技术水平,依托各类农业科技组织和科技特派员,重点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应用水平。强化社区科普公共服务,广泛开展社区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活动。提升老龄人口科学文化素养,发挥老年大学、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在老人科普中的主体作用,推进科普内容适老化改造,提升老龄群体融入现代社会的能力。

十二、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优化各级联动、部门协调的工作推进机制,发改、教育、工信、人社、生态环境、应急、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农业农村等各部门单位负责做好本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相互促进。强化各级各部门单位的创新驱动发展意识,加快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向创新服务、优化环境等方面转变,形成以科技创新绩效为导向的评价机制。

(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加大财政科技创新投入,确保市级公共财政预算中科技投入的预算支出比例维持在相对合理水平,动态、适时地调整财政科技投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探索运用综合奖补、股权投资、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科研资助等多种手段,加大对基础前沿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引育等资金投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支持企业和各类创新载体发展壮大。积极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构建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

(三)强化科技创新监测评估

对标科技创新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强化规划实施的统计监测和过程评价,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加强重点工作任务的跟踪分析,客观评价规划实施的效果,总结规划实施经验,判断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抓好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动态调整与适时修订,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确保重大创新任务、重大政策举措等得到全面落实。

建议人* 联系方式*
意见标题*
意见内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