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沂源县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建设建议的办理答复
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
202149
建议人: 田月水
主办单位: 淄博市科学技术局
答复时间: 2021-07-30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关于“关于支持沂源县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市科技局推进数字农业科技创新的工作措施与成效

围绕全市打造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目标,市科技局立足部门职能,强化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加大数字农业科技创新,推进数字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和研发平台建设,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为建设数字农业中心城市、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一是加大数字农业科技创新,支持数字农业高水平科技创新项目鼓励我市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重点支持农业互联网、数字农业系统集成、农业智能装备等数字农业关键技术研发,用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智能化技术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嫁接改造与提升。近年来,通过市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共支持农业类科技项目73项,投入财政资金987万元,带动项目总投资3.1亿元沂源县沂冠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的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果园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将灌溉和施肥结合,使水和肥料在土壤中以优化的组合状态供给作物吸收利用,灌溉、施肥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形成了符合我省土壤营养、水分条件的精准灌溉和施肥模块,建设示范园300亩,节水率达到70%,每亩用肥较传统果园节省1700元,节省肥料高达80%,该技术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5项,制定山东省地方标准1项,获得科技成果1项。

二是建设数字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打造政产学研创新链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数字农业领域高层次产学研合作载体,截止目前,全市建设农业类科技创新平台53家,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省重点实验室1家。淄博市果业精准灌溉与施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致力于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将农业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结合,对果园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应用与示范,为沂源县数字果园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是加强智慧农业领域产学研合作,推动数字农业技术成果落地转化。通过科技活动周、新材料论坛、专题对接会等多种产学研形式,围绕人才、成果、项目三大主题,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农业全产业链条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寻求合作交流连续多年邀请省农科院、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来我市参加新材料论坛系列活动并举办农业专场对接洽谈会,现场共发布项目80余项,涉及设施果蔬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食用菌种植技术、现代生态高效循环农业等领域农业技术成果。中以现代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农科院、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引进并创新了网室保护性栽培、水肥一体化、欧洲脱毒苗木、矮砧宽行密植栽培、全程机械化管理、农业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建成了集智能化管控、数据采集、农业大数据为一体的智慧果园示范园区。

四是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积极发掘和培育数字农业类高水平人才,认真落实我市人才金政37,截至目前,我市现有农业类高层次人才68人,其中其中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7人,引进农业类外国专家人才55人次对企业进行技术指导,覆盖肉牛养殖、蓝莓种植、苹果栽培、食用菌培育、农业观光等专业领域。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沂源县鲁村镇投资2亿元新建的年产2000香菇菌棒智能工厂化培育种植基地项目,将引进与山东农业大学梁勇教授等专家合作研发的香菇智慧化生产技术体系,通过构建原材物料智慧化管理、香菇智慧化生产、智慧运营等模块,形成香菇生产全产业链应用系统。

五是推进数字农业各项奖励政策落实。根据《关于打造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的行动方案(2020—2025年)》(淄发202015号)文件要求,对数字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和绩效评估优秀的“星创天地”、“农科驿站”给予资金扶持。2020年,沂源县1个星创天地、4个农科驿站绩效评估优秀,获得财政资金扶持60万元,其中沂源县张家坡镇东流泉村农科驿站依托沂源县三才果品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广“果园无冬剪管理技术”,对老果园进行改造提升后,苹果亩产量可达4000公斤以上,比整改前提高20%以上,优质果率达到85%以上,提高了20%,减少果园用工25%以上,减少农药用量30%以上,节本增效15%以上。

二、下一步支持沂源县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建设的工作措施

按照全市推进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建设工作部署,市科技局将立足部门职能,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产业发展理念,从实施农业科技项目、加强产学研合作、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为沂源县数字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一是支持数字农业高水平科技创新项目。聚焦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和数字农业发展,鼓励沂源县农业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农业互联网、数字农业系统集成、农业智能装备等数字农业关键技术研发,对符合条件的数字农业企业优先纳入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首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中小企业给予10万元资金支持。支持沂冠通、中以果业等重点企业积极参与全市数字农业重点项目,对创新能力突出、市场前景广阔、示范带动作用大的高水平数字农业科技创新项目通过市重点研发计划等形式给予重点支持,并优先推荐申报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二是加强智慧农业领域产学研合作。通过科技活动周、新材料论坛、专题对接会等多种产学研形式,围绕人才、成果、项目三大主题,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支持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联合体对数字农业领域获批的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50万元奖励,对新设立的院士工作站给予20万元补助。支持骨干企业与高等院校农业全产业链条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寻求合作交流,推动数字农业技术成果落地转化,鼓励龙头企业与山东理工大学兰玉斌院士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和高层次人才、团队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建成生态无人农场智慧果园和香菇菌棒智能工厂,建立和完善智慧化生态循环农业无人农场全产业链的示范应用体系。

三是推进农业科技园区体系建设。推进沂源县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创建功能清晰、要素齐备、模式创新、上下联动、线上线下互动的农业科技园区,支持先进成熟数字农业技术成果在园区落地转化,支持园区龙头企业承担省、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优化提升“星创天地”“农科驿站”等站点作用,对绩效评估优秀的“星创天地”“农科驿站”分别给予20万元和10万元资金扶持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技术研发、农技推广、乡土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综合服务。

四是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积极落实“人才金政37条”,支持沂源县培育和引进数字农业类高层次人才,对符合条件的人才通过淄博英才计划等人才专项给予重点支持,并推荐申报省级重点人才工程,吸引国内外高层次的数字农业人才、创新团队在沂源县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推动项目成果落地,为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在此向您对我市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欢迎您继续关注淄博科技事业的发展,对我们的工作多提意见建议。

答复原文下载:淄科字〔2021〕41号 对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第202149号建议的答复.docx

建议市级层面给予沂源数字农业建设更多支持,特别是在大数据平台搭建和数字农业农村应用场景打造和乡村振兴片区建设示范方面给予资金、人才等政策保障,帮助我们更好更快推进农业发展规模化、标准化、数字化、品牌化,推动沂源果业全面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