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的建议办理答复
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1303333
建议人: 薛仲联
主办单位: 淄博市科学技术局
答复时间: 2024-09-25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薛仲联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专精特新企业长期专注并深耕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等特征,其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成长性好,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市科技局针对科技型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及创新能力提升,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打造全周期政策支持、全要素集成保障、全方位服务企业的“一揽子”供给机制,不断完善技术、平台、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配置,增强创新发展质效,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做大做强。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夯实专精特新企业队伍发展基础。深入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育苗”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双培育”工程,推进科技型企业数量和规模双提升。建立“联动机制”,会同统计、税务等部门开展高企发展监测,综合运用科技、财政、税收、金融等惠企政策,形成政企工作合力;完善“储备机制”,梳理科技型企业资源,对基本符合认定标准的企业强化引导,有序开展科技型企业认定;优化“服务机制”,深入企业进行指导,协助企业完善科研项目管理、研发经费归集,积极向高新技术企业迈进。近三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从1379家增加到2309家,高新技术企业从1027家增加到1684家,平均增长率近30%。目前,全市8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部为高新技术企业,53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中有501家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专精特新企业高效产出的发源地。

二是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增强专精特新企业科研开发能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与高校院所构建创新联合体,主动对接、精准承接国家、省、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任务,打造创新要素集成、创新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加强创新项目的策划包装、对上争取,积极争取国家、省科技计划资金支持。目前,全市在研的184项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中,有116个项目由专精特新企业牵头承担,占比达到63%,获得省拨资金3782万元;吸引中南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院所参与其中;第三代半导体封装用氮化硅高导热陶瓷基片、防窃密光模块、新型大扭矩重载减速机等先进成果落地转化,不断丰富产品品类,有力带动产业技术水平提升。今年,又有38家专精特新企业实施的创新项目获得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或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立项支持。近三年,全市共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43;其中,专精特新企业牵头或参与23项,占比达到53%。东岳未来氢能、山东工陶院、科汇电力等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以及具有淄博特色的先进技术成果脱颖而出,彰显了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创新的“淄博担当”。

三是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引导专精特新企业提高创新能级。立足产业技术发展路径,支持企业加强与政府、高校院所、社会组织联动,共建基础研究平台、中试熟化平台、概念验证平台、孵化转化平台,布局建设创新园区、产业园区等载体,形成功能完备、衔接紧密的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截至目前,全市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超过500家。有142家专精特新企业建有其中一类或多类创新平台,有的企业则打造了兼具研发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载体。今年,有6家企业牵头或参与组建的省重点实验室获批。其中,智洋创新牵头组建的“山东省立体巡检具身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是我市第一家信息技术领域的省级重点实验室。

四是链接外部“战略伙伴”,助力专精特新企业聚集高端创新资源。连续举办“鲁港科技创新合作大会”“科技合作名校直通车”等活动,打造企业家与专家对接、技术难题与先进成果对接、新产品与市场对接的平台载体,不断提升校城融合、科技副总品牌效应。我市专精特新企业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以及中科院等10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产学研合作模式也从单一技术项目向校企深度融合转变。先后协助243家专精特新企业引进北京科技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297位专家教授担任“科技副总”。发挥“人才金政50条”激励作用,引导专精特新企业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目前,全市有25人入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85人入选泰山系列人才、评选出177名市级人才;其中,198人来自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达到69%今年,有6家专精特新企业的人才通过泰山产业创新领军人才(平台类)综合论证或入选第六届“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创业企业类优胜人选。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市科技局将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大统筹、大服务、大合作”科技赋能企业发展的工作理念,持续提升科技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汇聚、释放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创新的磅礴力量,努力赢得区域竞争新优势。

一是突出科技“大统筹”,集成创新要素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依托市委科技委员会,优化全市创新资源整合和政策协同,构建统一的科技创新供给体系,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强化服务意识,聚焦企业创新需求,坚持“一口受理”的服务理念,构建全周期政策支持、全要素集成保障、全方位服务的工作机制,切实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二是完善科技“大服务”,为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创新提供精准指导。实施“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行动,完善产业链创新图谱,引导专精特新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共同策划一批创新项目,形成一批核心技术与产品,催生更多产业新赛道。构建“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产业园区”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加快推动中小企业孵化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三高一核心”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等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可行性研究、原型制造、中试熟化等验证服务,构建“需求、发现、引进、落地、产业化”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三是优化科技“大合作”,为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拓宽合作空间。统筹推进产学研合作与区域合作、校地合作、双招双引、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等相衔接,实现从“单一合作”到“全面融合”,从“项目合作”到“产业融合”的转变。实施“331引智工程”以及“科技专员”“科技副总”选派专项行动,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引进一批解决“卡脖子”难题的“将才”“帅才”。深化“政银企投担保”融合发展,建立科技部门与金融投资机构信息共享、联合评价的工作机制,发挥“增信、分险、赋能”作用,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背景及问题分析 专精特新企业是相关行业内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作为中小企业的“佼佼者”,专精特新企业对地区经济结构优化、发展质量提升、新旧动能转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增强经济韧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主体,也是激发创新活力、完善产业生态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此,进一步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将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近年来,淄博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决策部署,成立了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强”产业,推进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培育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之路,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1家,省专精特新企业534家,企业的创新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有待增加。目前,我市规模以上企业与省内其他市相比数量偏少,叠加政策兑现不及时等因素,专精特新企业挖潜相对较难,截至2023年末,全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1家,列省内第6位,位次较之前有所下降,2023年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新增208家,总量达到534家,在全省位次也不理想,而且,我市专精特新企业中装备制造业企业较多,产业相对集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少,在专精特新企业整体实力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是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培育不足。科技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但我市建立研发机构、具备独立研发能力的企业较少,导致中小企业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达到世界领先技术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缺少足够的核心竞争力。虽然在企业技术升级、数字化转型、创新载体建设等方面我市出台了系列措施,但政策力度深度、创新性、针对性不够强,对于如何吸引市外产业转移市内,如何推进本地传统制造业创新和培育品牌,如何挖掘和培育本地新兴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等方面措施不足。 三是专精特新企业人才存在缺口。由于薪资待遇、发展前景等方面原因,我市专精特新企业对高端人才吸引不足,同时,金蓝领、高级技术工人、项目经理等中下层技术工人,部分工种面临青黄不接,多数企业还未真正建立起技术工人—技术员(技师)—工程师(技能专家)—项目经理的梯次人才链条,往往造成人才断档,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形成较大制约。 建议 一是优化服务保障精度。建立“专精特新企业直通车”制度,常态化组织开展专精特新企业供需见面、路演推介等活动,及时掌握企业诉求,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在用地、用电、用工和各种证照办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建立健全“专精特新”企业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搭建各类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产业链、创新链、信息链、资金链、价值链等各项服务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方案。强化政策集成,聚焦企业全周期的发展需要,按照不同类型企业的梯次布局,加强政策整合,制定覆盖企业各关键环节的政策扶持包,提高政策扶持的效率和精准度。 二是持续推动创新发展。通过引导企业设立企业技术中心、“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等方式,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指标,推动企业强化技术支撑能力,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瞄准“双一流”高校和知名科研院所,组织各产业方向“高校合作及观摩学习班”,指导企业产学研精准对接活动,加大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优化梯度培育体系,健全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全周期的梯次培育企业库,完善企业筛选、辅导、进阶、奖补、退出等一系列培育机制,加强对新领域、新赛道、新业态、新技术企业的招引力度,补短塑强,不断提高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水平。 三是强化专业人才支撑。在“人才金政50条”的基础上,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人才需求特点,在人才认定标准、人才待遇、人才公寓等方面给予重点关注和倾斜。加强工匠人才培养,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对接,完善在职晋升、培训等制度,培养大批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人才队伍。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自建或与高校合作建设产业学院,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壮大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产业人才队伍。